最后,美国通过削弱俄罗斯经济并在世界舞台对其进行孤立来迫使普京撤军的努力已经失败。西方制裁无疑正在伤害俄罗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俄罗斯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 6%,其科技行业前景黯淡。但相比之下,乌克兰的经济暴跌超过 40%。尽管拜登总统发誓要“把卢布变成废纸”,但今天的俄罗斯货币比战前更坚挺。由于油价上涨以及西方以外国家不愿加入对俄制裁,俄罗斯从能源出口获得的收入实际上是在增加。尽管普京不受西方国家欢迎,但他在世界其他地方并不受排挤,其受邀出席11月在印尼举行的20国集团首脑会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与此同时,战争带来的经济影响正在波及西方社会。美国人正在努力应对高昂的汽油和食品价格。欧洲不仅可能面临寒冬,而且关键行业也将受损严重,因为与制裁相关的天然气及其他俄罗斯商品短缺,对建筑、金属和汽车行业都带来了影响。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高度依赖俄罗斯能源供应的德国将在未来几个月走向严重的经济动荡。
上述现实改变了普京的战略。在认识到美国在战场技术方面的优势后,普京将俄乌冲突变成了一场发挥俄罗斯优势的“耐力赛”。他越来越依赖中国和“全球南方”来规避西方制裁,并希望俄罗斯人民发扬忍耐精神,以粉碎西方的政治决心。很显然,普京正在考虑,即使有西方的持续支持,在这场消耗战中,乌克兰的人力、弹药和经济弹性也无法与俄罗斯相匹敌。普京可能无法完全征服乌克兰,但他可以在未来几年把它变成一个“一直流血的伤口”,既无法自我修复,也无法加入北约。
文章认为,除非美国改变与俄罗斯的交战策略,否则时间很可能对普京有利,而美国的应对选项非常有限,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收紧对俄经济绞索将是无效的。美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近期访台,彻底粉碎了“联中抗俄”的希望。与此同时,西方对俄制裁对印度而言也是一笔经济财富,印度正如饥似渴地以折扣价格购买俄罗斯石油并在欧洲转售。总的来看,与俄乌冲突本身相比,美国的经济与文化帝国主义更令“全球南方”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