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科夫州境内巡逻的乌军FV103装甲运兵车
乌军反攻至乌俄边境地区之后并不安分。9月12日,靠近俄乌边境前线的俄罗斯别尔格罗德州洛加切夫卡村遭到乌军炮击,3名乌克兰公民及1名俄罗斯公民在炮击中丧生。这就让人十分不理解了,俄军是怎么能让乌军打到俄罗斯境内的?全球空军实力前三的国家,能让一个中等国家的陆军打成这样?说出去俄罗斯颜面尽失啊。
截止9月12日,乌军仍在继续向哈尔科夫北部边境地区、东部以及东南部方向推进。据军机图粗略估算,乌军将通过此次大反攻收复近6000平方公里的失地。
▲坠落在哈尔科夫境内的Kh-101巡航导弹残骸
随着更多细节的披露,我们对于俄军此次在哈尔科夫州的大溃败的原因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致可以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乌克兰高调宣传的“赫尔松大反攻”混淆了俄军的战场态势判断。8月底至9月初,乌克兰抽调中西部精锐部队在赫尔松地区吹响了反攻号角,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反倒损失了大量有生力量和装备。
现在看来,乌克兰的“赫尔松大反攻”多少有些佯攻的意思,俄军成功挫败赫尔松大反攻的代价便是哈尔科夫方向的防守强度削弱,其中包括前线空中支援力度的减弱,结果就是防住了赫尔松但丢了哈尔科夫。
▲俄军2S3“金合欢”152mm自行榴弹炮“化为乌有”
第二,美国和欧洲给予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客观上提高了乌军哈尔科夫反攻成功的可能性。乌军的老本儿在战争开始后半年内基本打得差不多了,如果没有美国和欧洲源源不断的外部援助,恐怕乌克兰不可能将战争拖到现在,更不可能发动震惊全球的哈尔科夫大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