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德国想“脱钩”,能行吗?

    2022-09-11 14:42:15 来源:直新闻

    路透社在8日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德国经济部正在考虑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对华业务的吸引力,以减少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

    知情人士说,这些措施可能包括减少甚至取消对中国的投资和出口担保,不再在中国推广贸易展览会和经理培训。此外,国家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的贷款可能会用于亚洲其他国家的项目,比如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报道还指,德国经济部还在考虑审查中国在德国的投资,以及德国在中国的投资。德国正在考虑与七国集团(G7)一起,向世界贸易组织投诉所谓“中国不公平的贸易行为”。

    “如果你说的属实,我只能说德国的有关措施毫无逻辑、非常荒谬。”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周五(9日)的记者会上回应了路透社记者的提问。

    “脱钩”与否?德国国内正在吵

    深圳卫视直新闻注意到,一段时间以来,德国内部时不时发出一些鼓励与中国“脱钩”的论调。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声音在呼吁与中国保持合作,警告“脱钩”将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双方可谓各执一词,但声浪都不算小。

    “过去几个月里面多家德国智库已经在算经济总账了,但研究结果不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国际关系室主任赵晨观察到,目前来讲,媒体、智库、政界“脱钩”的声音较强,然而商界和企业界则更加希望与中国保持甚至是加强合作。

    周三(7日),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西温警告称,德国经济衰退不可避免,他敦促德国领导人加速与中国“脱钩”。在西温看来,俄乌冲突迫使欧盟加快努力减少对俄罗斯能源和原材料进口的依赖,同样的事很可能发生在欧洲与中国之间。在并不看好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前提下,西温希望德国能尽快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以掌握更多主动权。

    但另一方面,德国金属和电气行业雇主协会主席沃尔夫近日在接受德新社采访时表示,德国在短期内几乎无法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沃尔夫警告,如果西方和中国发生经济战,许多地方的工业都会瘫痪。

    警告的声音不止如此。德国外交政策网站8月29日刊发评论文章指,减少对华业务往来给德国经济造成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如果强行缩减在华业务,德国工业界将在全球竞争中处于极度劣势。评论认为,如果北京对德采取反制措施,将导致德国成为全球加速衰落的开端。

    德国《商报》更为具体地指出,撤出中国的想法“非常危险”,认为这将可能导致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评论也指出,当前德国人民所享有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同中国发展贸易关系。与此同时对于中国而言,与德国的互动也使数百万人得以告别贫困。而从未来的发展前景来看,中国将来也仍是一个重要的市场,并且也正在成为重要的革新技术发源地。

    赵晨向深圳卫视直新闻分析,德国国内这样的想法已经“酝酿多时”。

    “新冠疫情的暴发导致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在卫生设备上对中国依赖过高,让它们心生警惕。随后这样的担忧和怀疑蔓延到了整个供应链、产业链。”赵晨指出,德国如今担心的是“多元化”的问题,因此他们希望能将投入到中国的资源分散出去,进行分散化配置。

    此外,在赵晨看来,地缘政治、价值观、意识形态也是“脱钩”一派背后的心态之一。“在美国拜登政府的煽动之下,拜登政府在引领盟友的地缘政治思维、价值观意识形态考量。再加上德国一些媒体带着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导致德国社会开始思考‘脱钩’的问题。按他们的说法,就是要跟‘like-minded countries(思维方式相似的国家)’做生意。”

    事实上,德国的新政府上台后,确实比默克尔时期有所改变。新政府在其联合协议中同意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誓言减少对其“系统性竞争对手”的战略依赖,并首次提及涉港、涉台等敏感问题。

    不过,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话说,朔尔茨领导的社会民主党人则更加谨慎。朔尔茨警告说,任何与中国“脱钩”的行为都会带来负面后果,但另一方面他也表示相信德国企业已经在进行多元化。

    毛宁在周五的记者会上表示,我们希望德国能够秉持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通过扩大双向开放,为两国高水平的互利合作和维护开放型的世界经济注入正能量,而不要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为何“脱钩论”逻辑荒谬?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媒体都注意到,中德之间的经贸往来几年来稳步发展。仅在2022年上半年,德国在中国的投资额就达到100亿欧元,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

    德国联邦统计局2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2021年中德双边贸易额依旧创出新高,达到2454亿欧元,同比增长15.1%。自2016年起,中国已连续第六年保持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地位。

    看具体的行业或是项目更能看出中德“脱钩”的不现实。德国汽车制造商对于中国市场的依赖尤其大。据报道,大众汽车大约一半的利润来自中国。德国和欧洲在稀土等某些原材料上也与中国深度合作。

    “如果是断绝贸易往来,影响肯定是巨大的,对于德国未来的产业发展非常不利。”赵晨分析,德国现在主打的绿色转型之路非常需要中国市场的支持,比如风力发电机的叶片、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等都需要“中国制造”。但另一方面,赵晨认为,德国政府可能会采取一些限制措施,或“不鼓励”企业对华投资,客观上筑高贸易壁垒,对于经济全球化而言仍然是一个打击。

    值得注意的是,9月6日,德国巴斯夫集团在广东湛江投资的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举行全面建设暨首套装置投产仪式。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00亿欧元,是德国企业在华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毛宁在周三(7日)的记者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德国对华投资继续保持增长,这证明德国企业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和营商环境,对在华投资经营充满信心。中方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加强经贸投资合作,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德国政府在作出决策前肯定会听取商界、企业界的建议,我们也相信这些声音能够影响德国政府,”赵晨表示。

    (责任编辑傅鑫)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