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美国也要搞“一带一路”?

    2022-09-11 09:39:59 来源:

    “美国已经提出了三个针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美国版计划。之所以对中国耿耿于怀,是因为中国确立了‘共商、共建、共享’等一系列中国标准。”

    “第三世界国家已经看清楚了西方援助的本质是带有价值观和强烈政治控制意图的‘大饼陷阱’。”

    “拜登的计划重点关注了‘软基建’的项目,这种投机取巧能否获得成功?”

    在东方卫视9月5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第159期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李波深度分析了美国版“一带一路”计划的可行性。

    张维为:

    上次和外国驻香港记者对话的时候,我讲了一个观点:对于中国人来说,美国成了一个很魔幻的国家、一个解决不了问题的国家。

    我说你们解决不了枪支暴力问题,解决不了堕胎权利问题,解决不了基础设施常年失修问题,更别说毒品泛滥这样的问题。美国全民医疗保险,在中国辛亥革命爆发后的1912年老罗斯福总统就提了出来,一个多世纪过去了,还是解决不了。我问他们,美国的枪支暴力问题未来100年内能解决吗?解决不了的。

    所以在外人看来,美国这个国家真是很魔幻,最新的魔幻就是让佩洛西老太太愚蠢地窜访台湾,用特朗普的话说就是你在帮助中国实现中国梦呀,她使我们大大地加快了祖国统一的进程。许多中国网民高兴地说:谢谢佩洛西“同志”。

    今天我们再来讨论另外一个案例,我个人觉得也属于美式魔幻,这个案例就是今年6月底的时候,美国主导的七国集团推出了一个五年内融资六千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承诺。西方媒体都把它称之为美国版的“一带一路”计划。

    我们先不忙于否定这个美国计划,它也许有些积极的方面,比方说我们看到美国现在终于认识到中国模式有不少值得美国学习的地方。拜登总统已经公开地开始推行他的产业政策了,也开始搞产业规划了,现在又开始模仿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了,让我们先肯定它的一些积极方面。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我们国内不少人还奉为圭臬,但今天连美国政府都不屑一顾了。

    应该说今天的美国心很乱,它看到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在整个非西方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内,美国已经先后提出了三个针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美国版的“一带一路”计划——

    第一个是2019年特朗普总统时期,美国和日本、澳大利亚一起提出“蓝点网络”计划,它被视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印太战略”的一部分,结果不了了之;

    第二个是去年2021年,美国在七国峰会上提出“重建更好世界计划”,结果还是不了了之;

    再之后是今年6月底,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美国再一次在今年七国集团峰会上提出所谓的“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计划。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称,这个新的倡议将涵盖全球基础设施、卫生健康和数码基础设施。

    拜登总统就启动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发表讲话(资料图/AP)

    拜登总统就启动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发表讲话(资料图/AP)

    西方媒体把刚才讲的这三个计划都称为替代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美国方案。这次美国等西方国家还更加明确地强调,西方国家进行的这个基础设施投资方案将以民主价值观为导向,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甚至这样说,作为民主国家我们必须联合起来——她有一种要与中国进行制度竞争的意味。

    多数中国人一定觉得这挺搞笑的,国际媒体对这个计划的评论,几乎都相当负面。7月10日,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发文指出,美国主导的这个计划非但不能让七国集团在竞争中击败中国,它只会把发展中世界的大部分地区拱手让给中国。

    为什么?这篇文章是这样认为的:中国的投资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没有价值观要求,这更容易被发展中国家接受,相反美国过度地强调价值观,这反而导致美国主导的计划经常受到排斥。文章引用了一位非洲的研究人员的话,他是这样说的:世界上不存在“民主的道路或专制的桥梁”,基础设施最终目的就是发展,它不是意识形态。

    我基本同意这位非洲研究人员的话,但我还想补充一句,如果说基础设施可能有那么一点点意识形态的话,我想就是中国人讲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民本主义的信念,政府所做的一切必须落实到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到民生的改善,民生的改善需要基础设施的改善。用中国模式的话,就是“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所以我希望我们从事“一带一路”工作的同志,如果碰到西方或者相信西方价值观的人用他们的价值观来诋毁我们“一带一路”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政治智慧与他们分享一下,开导开导他们。这是我想讲的第一点,即美国计划的价值观困境。

    第二,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今天面临巨大的信誉危机和信任赤字。

    我刚才列出的三个美国的计划,前两个都无果而终,怎么能保证第三个可以成功呢?

    “泛非网站”7月12日发表这么一篇评论,它说从更大的范围看,西方国家大多不信守承诺。文章说,西方曾在半个多世纪前承诺过,将自己国民总收入的0.7%用于对外发展援助,但目前美国是七国集团中援助力度最差的一个国家。2021年,它的海外援助仅占自己国民总收入的0.18%。现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就成为很多西方国家削减自己对外援助的借口。

    文章还提到个别西方国家甚至“做假账”,把难民的安置、维和的军事计划这些成本通通计入自己国家的发展援助的成本,看上去他们很“慷慨大方”,但事实上西方国家在非洲的“信任赤字”日益严重。

    美国也要搞“一带一路”?

    第三,就是资金筹措问题。

    美西方国家现在纷纷陷入重重危机,包括经济衰退,这号称六千亿美元的承诺计划,钱从哪里来?这个计划本希望利用公共资金来撬动私营部门的资金,但现在看来更像是画饼充饥——西方私营经济为主,谁愿意投资建设周期长、资本回收慢的基础设施呢?

    非洲国家媒体也这样说,虽然这个计划好像看上去挺美好的,但各种条件、门槛、程序对非洲国家来说将会是沉重的负担。

    第四,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认为这个计划与其说是发展计划,还不如说是地缘政治计划,几乎没有发展中国家愿意参加美国对中国发动的“新冷战。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受益者,美国想用一张几近于空头支票的东西来替代给多数发展中国家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一带一路”倡议,怎么可能做到?大家知道中国推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很快就赢得了除印度之外的整个非西方世界的普遍的欢迎和支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了解发展中国家对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中国的有效供给回应了这种需求,所以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此外,中国是全世界公认的“基建狂魔”,我们每年培养的工程师比西方世界培养的加在一起还要多,在基础设施领域内为全世界树立了高不可攀的一个标杆。

    美国也要搞“一带一路”?

    坦率地说,美国之所以对中国耿耿于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提供了一整套的标准:在政治层面,中国确立了不干涉内政、不附加政治条件,“共商、共建、共享”等一系列深受欢迎的中国标准;在工程层面,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提供从设计到施工、从技术到管理运营,从资金筹措到人员培训等等,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四次工业革命全产业链和产品服务,我们都能够提供,中国就是这么一个国家。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