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佩洛西将“访台”,为“台独”打气?美国频繁挑衅中国红线

    2022-07-28 08:48:58 来源:

    作者:黄朋【靶机黑天使】

      佩洛西这个名字这次又火了,为啥是又呢?因为今天4月份其就火了一把,因为此前,佩洛西4月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访台”计划推迟。本来大家都以为这个事已经翻篇了,没想到这“姐们”还真能嘚瑟,居然近期还是要“窜访”台湾。

      《金融时报》当地时间18日报道援引6名知情人士的消息称,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计划在今年8月率团访问台湾。《金融时报》还称,这将是25年来美国众议院议长首次访问台湾。

      其实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挑事不是什么新闻了,2021年美军两个月的时间三次军机降落台湾;6月6日早上,三名美国参议员搭乘一架美国空军C-17运输机降落在台北松山机场;7月15日,一架C-146A美军行政专机从日本冲绳嘉手纳基地起飞,当日9时30分降落在台北松山基地,停留34分钟后起飞离台;7月19日上午,一架美军C-130运输机(民用版)从菲律宾马尼拉机场起飞,于中午12时14分降落台湾桃园机场。

    佩洛西将“访台”,为“台独”打气?美国频繁挑衅中国红线

      佩洛西“访台”这里面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首先第一点就是频繁的试探中国的红线,关于此次的“访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9日警告称,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必须完全由美方负责。

      但实际上,这样的谴责对于美国很多政客而言基本是没有杀伤力,说得直白点,就好比你当街骂一个站街女不知羞耻一样,对于她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已经没什么廉耻了,况且这个还是她们的“工作”。佩洛西“访台”也一样,这就是她的一项工作。

      关于红线的问题,不要说美国人不清楚,现在中国人自己都不清楚了,每次都是谴责,但是却没有任何的实际行动来捍卫国家的主权。如果此次佩洛西“访台”成功,美国没有获得任何实质性的惩罚后,日本的某些政客很快就会步美国后尘,开始“访台”。

      红线应该是一条“静止”的线,而不应该是一条“动态”的线,俄乌冲突俄罗斯普京的红线就是“静止”,北约只要踏过来这条红线,说动武就动武,先不论战争的情况,就是这个气势就应该让我们好好学习下。

      其次是佩洛西“访台”其实已经表明了美国的立场,我们都说,看一个人不要看他怎么说,而是看他怎么做,美国虽然表面上说不支持台湾独立,但实际行动却是多次的干涉中国内政,同时还向台湾出售大量的先进武器装备,阻碍祖国的统一。

      就在今年的7月15日,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表示,国务院批准售台“零附件采购与技术协助案”,金额约1.08亿美元。台湾《中国时报》17日也跟进报道,这次对台军售范围包括非机密备用零件、维修零件、战车与战术车辆零附件、后勤技术协助、美国政府和承包商代表技术与后勤协助,以及其他相关后勤协助的要件。

      中国大陆武力收复台湾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与台湾关系法》,里面包含几点值得关注, 其中一条是,“表明美国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之举,是基于台湾的前途将以和平方式决定这一期望”;还有一条是,“任何企图以非和平方式来决定台湾的前途之举 --包括使用经济抵制及禁运手段在内,将被视为对西太平洋地区和平及安定的威胁,而为美国所严重关切”和“维持美国的能力,以抵抗任何诉诸武力、或使用其它方式高压手段,而危及台湾人民安全及社会经济制度的行动。”

      从中可以看出,如果台海爆发冲突,美国是100%会干涉的,美国干涉,日本也必然会跟进干涉。但美国干涉会有条件,这个条件就是看中国解放军的战斗意志,而这个战斗意志在和平时期同样重要,所以,现阶段,我们必须要给自己划出一道明确的“静止”红线,而这条红线必须有其真正的实际意义。

      个人建议,在和平时期,中国解放军应该明确划分一个真实的“禁飞区”,中国战机要敢于真正的驱逐进入禁飞区的各类战机、运输机。设想下,如果此次佩洛西“访台”,我们通过军机对峙的手段让其不能在台湾降落,甚至可以通过战机锁定佩洛西座机的行为迫使其离开,这样,就明确表明中国的红线以及解放军战斗力和收复台湾的决心。

      台海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关键“钉子”,我个人感觉武力收复台湾此事还是宜早不宜晚,拖则生变。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