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细品一下是不是有点那个意思了?在冷战时期,它可以叫“北方四岛”,在“环太-2016”它可以叫“格里芬”,在“环太-2022”它可以叫“潘多拉”。是的,这个岛屿叫什么名字其实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军想借此向它的区域盟友,向环太平洋各沿岸国家植入的一个思维定势,那就是:一旦环太平洋地区出现局势动荡,美军将有能力进行军事介入。多年来,美国一直在借助环太军演形塑这个军事霸权概念。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个概念的形塑,它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许多国家的决策走向。
至于帕帕罗上将宣称的所谓“一旦台海爆发军事冲突,美军也会做好应对最坏可能的准备”,我不妨援引一下海军上将先生前不久在华盛顿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的另一句话。他说:北京方面动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军事窗口将是非常难以提前预测的。他在原话中用了“Highly,highly unpredictable”(非常非常难以预测),我觉得这才是一句符合军事常识的话,像是一位资深将领说出来的话。事实上,直到战争打响的那一刻,没有哪位将军会信心十足地说:我真的准备好了。战争本身就是一个混沌模型,它很难完全遵循事先设想的方向按部就班地推演。中国有句古话叫“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是先人对战争走向的不确定性作出的示警,战争永远是最后手段。
直新闻: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今天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发表演讲时强调,区内国家应极力避免沦为大国的地缘政治棋子,要把命运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你认为这番表述传递什么信号?
特约评论员吴蔚:在我看来,王毅外长在雅加达东盟秘书处的这番演讲的题眼是“东盟的未来应该掌握在区域内各国自己手里”,这番话的背景是:“东盟各国都面临着选边站队的压力”。这再次让我想起李显龙近年来反复强调的那句话:新加坡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我想,作为东盟极具外交智慧的成员国,新加坡的态度在区域内是有充分代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