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印度的不配合,拜登政府要在亚太地区进一步“拉圈子”,面临着一个更加现实的困难:
亚太地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地区,域内的很多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如果仅仅打着安全和对抗的旗号,很难吸引人,于是拜登政府又出了一招——“印太经济框架”。
早在今年2月公布“印太战略”时,拜登政府就开始为“印太经济框架”造势。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刘卫东告诉谭主,“印太战略”过多地强调了政治和安全方面的考虑,在经贸方面上是不足的,所以,拜登政府希望通过“印太经济框架”,来补一补这个短板。毕竟,在全球化时代,经贸已经成为政治安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有经贸合作托底的政治军事合作是难以稳固持久的。
只是,拜登政府口中的“经济”,和亚洲国家理解的“经济”,并不是一回事。补,又能补多少呢?
看看参加“印太经济框架”的国家。
这些国家,可以分成四类:
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成员国
部分东盟成员国
韩国、新西兰
斐济
其中一些,在拜登政府2月份公布的“印太战略”中出现过,当时,拜登政府的表述是:
深化与日本、韩国等的关系;
加强同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太平洋岛国等的关系。
如果从地缘和经济的角度去看,两组都太混搭了。但如果结合一下美国的军事联盟关系,就能看出端倪:
日本、韩国等,都是与美国缔结过双边军事联盟关系的国家。
所以,“印太经济框架”表面上取了一个“经济”的名字,但内核,还是政治战略的考量。
也难怪会有媒体说,“印太经济框架”其实就是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的“一部分”。其本质,仍然是在划分阵营,仍然是在“排他”。
这些事情,韩国和东盟,可不想掺和。
长期以来,韩国虽然与美国有着双边军事同盟关系,却一直对和美日形成一个三边的同盟抱有警惕之心。
美国极力促成日韩战略同盟始终未见成效。要知道,横梗在韩国和日本之间的问题有很多。
就在5月末的几天,两国还就独岛(日本称“竹岛”)问题起了争端:
先是日本抗议韩国船只进行调查活动,韩国又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不接受日方提出的异议。
日韩之间的矛盾,美国调解无门。退而求其次,拜登又想着用经济“诓”住韩国。
这次亚洲行拜登就打破惯例,把第一站放在了韩国,而在韩国的第一站,又放在了三星电子半导体工厂。
韩国芯片产业的全球市场份额,仅次于美国排名全球第二。拜登访问韩国前,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最新的报告显示,美国在全球半导体制造产能中的份额已从1990年的37%降至当前的12%。
韩国媒体分析,美方这是考虑到供应链才作此安排。
果不其然,访韩第二天,拜登就在会谈中拉着韩国商谈在维持半导体稳定供应方面展开合作。目的,是希望韩国在芯片领域,“绕开”中国。
要知道,今年前4个月,韩国对华投资增长了76.3%,其中绝大部分投资都集中在高技术产业,投资者中,不乏SK海力士这样的韩国芯片巨头。
这些韩国芯片巨头应该也深有体会,和美国合作,是什么意思——去年9月,美国就以提高芯片“供应链透明度”为由,要求他们的晶圆代工厂交出被视为商业机密的库存量、订单、销售记录等数据。
美国,想以此掌握这些公司与中国的经济活动数据,从而便于自己布局,围堵中国。
所以在美国近期提议与韩国、日本等组建芯片联盟时,韩国自然也没有积极回应。因为,如果配合美国,韩国无疑将自己的核心利益拱手让出,任美国摆布,这样的代价不可谓不大。
还在发展的东盟国家,又甘愿听美国安排,接受一个“去中国化”的方案吗?
东盟国家,和中国有着广泛的经济往来。从2009年起,中国就超过美欧日,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再看今年的第一季度,东盟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更不用说,由东盟发起并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世界上包含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已经看得见、摸得着。
这也是拜登想以一个经济联盟划分阵营、“去中国化”最现实的不可行之处。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告诉谭主:虽然现在已经有国家表示愿意加入“印太经济框架”,但是接下来具体怎么做,拿什么来推动框架下的经济利益,还存疑。
目前,中国跟几乎所有的亚太国家的双边贸易关系都要高于美国跟这些国家的贸易关系,如果这个框架是想把中国排斥在亚太的边缘,这是做不到的。
无论美国的招式怎么变,其挑起“新冷战”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亚洲曾深受美国操弄的热战和冷战之害,如今,作为一个极具潜力的地区,大多数亚洲国家对发展的追求压倒一切。美国要在这里玩火,可不是“拉个圈子”就能实现的。更何况,拱火过头吃不了兜着走的感受,美国也不是没尝过。
美国还没明白,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安全问题替代不了发展问题。“小圈子”解决不了全球面临的“大挑战”,“小集团”更适应不了当今世界的“大变局”。
拜登政府热衷于拉起“新圈子”,激活“旧圈子”,并试图将它们嵌套在一起,强行推动不同区域的地缘政治目标转向一致——对抗中国。但不同国家,有着自己的对华战略与利益考量,拜登政府的行为,只会让各个区域的局势变得更加动荡。
嘴上渲染“中国威胁”,号称要“团结”各个“小圈子”围堵中国的拜登政府,又真的了解中国吗?
谭主建议,美国可以学习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现在,拜登政府需要做的,是在与中国打交道之前,先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然后,拿出政治家的担当来。
美国承诺过什么,拜登政府心里清楚,如何回答好中美关系的世纪之问,球在美方那边。
英国保守党党魁及首相选举到了二选一的最后冲刺,这场滑稽戏也进入高潮。跑进决赛的两人一个是印度裔的前财长苏纳克,他吊起了英国前殖民地印度人的巨大骄傲。
2022-07-27 08:47:46美国对华战略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5月7日报道,美国企业高管和一位政府高级官员6日说,随着美中关系“崩溃”、供应链萎缩以及太平洋两岸的强硬民族主义情绪加剧
2022-05-13 08:39:19美贸易界(观察者网讯)为进一步打压中国企业、维护美国的“优势地位”,美国国会近日又开始酝酿新的限制对华投资法案。
2022-06-14 15:24:19美国会酝酿对华新法案据香港《南华早报》5月7日报道,美国拜登政府6日宣布一项新计划,旨在推动美国中小企业生产3D打印产品。白宫希望此举能够与旨在提高美国对华竞争力的立法相结合。
2022-05-09 11:08:233D打印计划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24日发表题为《首脑会晤反映美国战略关切》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美国总统拜登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于美国时间1月21日举行线上会晤。
2022-01-26 16:52:33美加紧拉拢日本凸显对华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