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美国务院更新了官网上描述“台美关系”的事实清单(Fact Sheet),移除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的表述,修改了2018年8月31日公布的版本。
相较于旧版开宗明义地表述——美国承认(recognize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国认知(acknowledging)的中国立场是,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以作为台美关系的前提,新版的开头则强调“作为领先的民主和技术‘重要来源地’(powerhouse),台湾是美国在印太地区的重要伙伴”。
经台媒询问,美国务院以背景说明的方式回复:美国的“一中政策”没有改变,超过40年来,美国的一中政策均基于“与台湾关系法”、美中三公报和六项保证。
美方变更两岸都十分在意的关键表述,却坚称本质不变的态度,让我想起一桩有趣的新闻。
去年,澳大利亚动保人士与研究者呼吁将“鲨鱼攻击”(Shark Attact)的新闻表述,改为“负面遭遇”(negative encounter),因为在大部分案例中,被鲨鱼咬伤属轻伤,是小鲨鱼“用嘴探索”某些东西的天性,而不是想“攻击”。美国务院咬了中国一口,这是“探索”新形态的中美和台湾地区三方关系呢,还是“攻击”?
澳研究者强调,新闻表述要用“鲨鱼攻击”或“负面遭遇”,取决于伤口严重的程度。换言之,到底是“探索”还是“攻击”,被咬的人说了算,中国若觉得很伤,那就是攻击,美国务院说的不算。
官网的表述毕竟代表官方态度,与民代生产垃圾法案可不一样,到底是探索还是攻击,中国都得从宽认定,在敏感时机移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表述,就是嗜血攻击。
在法理上,此举对台湾也是攻击,本岛法理规范的很清楚“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在法理上的共同点,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新版的事实清单,在“台美关系”里的“中国”,只是略带一提“美国长期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没有中美三公报的内容,等于没提中国在台美关系里的正确位置,彷佛是个突兀的存在,感觉美国巴不得不提这个关键角色。
【环球网报道】台湾《联合报》26日引述路透社消息,立陶宛政府正在考虑要求台湾更改“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的名字,改为较不具政治性的“台湾人代表处”,以化解与中国大陆的外交冲突。
2022-01-26 09:59:59立陶宛俄乌冲突持续进行,美军虽然没有协助乌克兰的实质动作,但仍企图以各种方式施加影响。
2022-03-08 08:12:54F-16台湾“中央社”消息称,台湾一名职业军人19日在苗栗酒驾撞死一位老人还烧车毁灭证据,台“陆军教育训练暨准则发展指挥部”称,全案由检方侦办中,后续将配合调查,并“重惩撤职”。
2022-03-20 09:17:44台湾美俄欧三方深涉其中的乌克兰危机成了眼下最大的地缘政治热点,与此同时,它也成为一些人想象力过于丰富的“是非之地”,其中之一就是将乌克兰危机与台湾问题相提并论。
2022-02-15 09:29:24把台湾与乌克兰相联系是个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