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双方一致认为有关各方应该支持俄乌通过谈判恢复和平。在谈到乌克兰局势时,马克龙明确表示,“法国和欧盟坚持独立自主战略,不赞成也不会参加集团对抗。”俄乌冲突已两月有余,美国渔翁得利、欧洲一输再输的局面正在引发越来越多反思。“不参加集团对抗”,正是欧洲应该拿出的政治决断。
事实上,在此次俄乌冲突中,欧洲本就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冲突给本就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受到严重冲击的欧洲经济、社会和政治安全造成了更大损害。
“不参加集团对抗”是欧洲该有的政治决断
首先,正在脆弱复苏的欧洲经济面临严重威胁。因为跟随美国对俄实施制裁,欧洲正面临严重的能源短缺和能源价格飞涨的威胁。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受制裁影响,4月,欧元区能源价格同比上涨38%。花旗银行预测,能源价格上涨将导致今年欧洲能源支出飞涨至1.2万亿美元,远高于去年的3000亿美元。
伴随能源价格高企的,是欧洲飞涨的通胀率和举步维艰的经济。欧洲统计局4月29日公布了欧元区4月通胀率和2022年第一季度欧元区国民生产总值(GDP)情况。数据显示,欧元区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到7.5%,连续六个月创历史新高,也是1997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值。其中,爱沙尼亚通胀率达到19%、立陶宛16.6%,荷兰和斯洛伐克也在10%以上。欧洲主要经济体德国和法国的通胀率也进一步上升,4月德国通胀率达到7.8%,法国则达到了5.4%。
而受到通胀的拖累,欧元区经济增长进一步承压。一季度欧元区GDP环比增长0.2%,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0.3%增幅,意大利和瑞典出现负增长。路透社5月10日援引德国官员的话称,在保证经济不螺旋式下滑的情况下,德国能实施的制裁已经达到了极限。英国经济研究机构凯投宏观的首席欧洲经济学家安德鲁·肯宁汉表示,虽然数据显示欧元区一季度避免了技术性衰退,但随着通胀攀升和俄乌冲突影响持续,欧元区可能在下一季度出现经济萎缩。《华盛顿邮报》1日刊文称,几乎在所有情况下,接下来18个月对欧洲来说都将变得非常难熬。如果俄罗斯停止向欧洲供应天然气,欧洲无法避免在冬季出现重大经济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