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美国的导弹防御思路是将大气层外中段拦截和大气层内末段高空拦截分给四种不同类型的导弹分别实施,大气层外拦截由标准3和GBI拦截弹实施,大气层内拦截由萨德和爱国者3实施。
这种思路呢,其实也不能说有错,只是耗资翻倍,而达到的效果也就和用一种导弹兼顾大气层内外拦截相比其实大差不差,只有在一件事上比较麻烦,就是在对付那些“临近空间”飞行的目标,尤其是那种水漂弹或者滑翔弹道时,无法兼顾大气层内外的两种拦截弹就显得比较尴尬了。
应该说,更主要的原因还是美国当年开发反导系统的时候,没有预料到技术发展到了今天这个程度吧。
其实德国之前也考虑过购买爱国者3导弹用来拦截俄罗斯“伊斯坎德尔”,但因为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是大气层内“水漂"飞行,这正好是”爱国者3“这类系统的软肋。
于是就出现了前几年出名的事情:德国人抱怨美国拒绝提供他们自己进行的“爱国者3”拦截“伊斯坎德尔”的模拟数据——可想而知,如果“爱国者3”能拦截“水漂弹”,为什么美国人不提供数据呢?
客观来讲,美国反导系统在近年来中东的实战和美国自身的测试中表现都是不错的,甚至可以说是超过了最初的设想,比如爱国者3实际上在中东多次拦截了中程弹道导弹,而美国自己的测试中也用标准3拦截了洲际导弹。
但是这些没有采用滑翔、水漂技术的导弹,对于中俄、乃至于“东方以色列”来说,都已经属于上一个时代的装备了,这几个国家的“次世代”导弹无一例外都是瞄准美国反导系统的软肋设计的,其实问题不在于美国不重视保密工作,更多地还是因为美国的技术换代周期和技术路线调整周期远远赶不上现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