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沉默就是同谋”?俄乌危机,多少人“被逼表态”

    2022-04-01 09:10:27 来源:环球网

    美国《大西洋月刊》3月28日文章,原题:逢悲剧事件就发帖,没必要 2月23日,我在地图上还找不到乌克兰的位置。2月24日,人们似乎期待我就俄乌冲突发表意见。身为一名作家,我的公共平台足够多,于是收到很多邮件要求我写一些关于乌克兰的东西。我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讲——我刚刚知道,虽然“Kyiv”和“Kiev”都作为乌克兰首都的拼写,却存在政治差别。我知道,自己没什么建设性的话要说。

    发评论是为了开脱

    用又一个聒噪的声音来淹没消息人士或弱势群体的声音,对我真的有帮助吗?为了彰显团结,我是否必须在噪音中加入自己的声音?在一个悲剧时刻冲着嘈杂的社交媒体大喊,这不是我第一次感到此种压力。我们日益同步看到世界上的恐怖事件,期待也随之而来:点名谴责它们,揭示它们如何影响我们。我们已经学会在公众场合展示自己的悲伤。有时,我看到在悲剧事件中的发帖被框定为“为没有发声的人发声”。但人们不是不能发声,而是被压抑、被忽视或者精疲力竭。

    近年来,社交媒体展现“团结”的最奇怪行为之一是2020年6月2日的“周二停电”活动。为了回应弗洛伊德和其他许多黑人在美国警察手中被残忍杀害,大约2800万个Instagram账户发布了全黑图片,展示与“黑人的命也是命”的团结一致。许多人发布图片时不假思索地添加了“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标签,这反而让使用这些标签的真正活动人士沉默了,他们被黑色图片淹没了。

    这场运动引人入胜、错综复杂、富于表演色彩,也许这是一场仍能打动一些人的戏剧,但没能打动我。如果一个白人那天没有发布全黑图片,就连我也会心生质疑,不发全黑图片,我搞不懂他们在想什么。但我对那些发的人也感到不安。他们这样做是出于对黑人生命的尊重,还是为了不被视为种族主义者?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