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防务智库特约研究员 林东
俄乌战争是四方博弈,前台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打明仗,幕后是美国与欧盟打暗战。所谓物极必反,俄乌战争表明北约东扩已近极限,凝聚力开始下降,离心运动开启。
北约东扩是一个政治经济军事行动链条:在俄罗斯周边发动颜色革命或战争-建立亲美政权-加入北约-军事进逼,这是一套组合拳。
1月12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亚历山大·格鲁什科(右三)、美国副国务卿温迪·舍曼(左二)、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亚历山大·福明(右二)、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右四)等出席北约-俄罗斯理事会会议。 (新华社/法新/图)
莫斯科时间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同日,美国总统拜登称,北约将于25日召开领导人峰会,以制定进一步加强北约的措施,并已授权美国防部向德国增派美军和装备。
“美军去欧洲不是为了在乌克兰作战,而是为了保卫北约盟国,并让东部的盟国放心。”拜登说。
历史总有相似性,从俄格五日战争到俄乌战争,幕后却是北约东扩的宏大叙事。
阻止俄重新拥有世界级工业区
俄乌战争的爆发,把欧洲推向新冷战的边缘,一边是美国携英法德30国联盟,一边是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合作。战争升级的脉络清晰,当前阶段与世界大战尚有很大的距离,且战争冲突总体可控,仍在地域空间有限的局部战争范围内,在战争法有效约束范围内。
北约与俄罗斯围绕俄乌战争较量的焦点,在于争夺乌克兰工业基地,而不是追求歼敌和战损数字,因为只要拥有现代化的世界级工业区才能支撑现代化战争。
回顾二战,苏联在经历欧洲14国的进攻围堵之后,又加上内部大清洗,使得希特勒满怀信心地大举入侵,曼施坦因的滚滚钢流直抵莫斯科城下,却戛然而止。这主要是因为苏联拥有莫斯科-圣彼得堡工业区、顿涅茨克-第聂伯河工业区、卡拉干达-西伯利亚工业区,德国入侵苏联在严冬到来前,只毁灭了其中一半,剩下的一半快速生产,并装备上千万生力军,终反败为胜。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领土面积仍是世界第一,但顿涅茨克-第聂伯河工业区归乌克兰,划走苏联1/3重装备工厂和 1/3科技人才,导致现代工业不完整,尤其是军事工业体系断裂,成为瘸子工业大国,俄罗斯至今没再造出一艘航空母舰。
由此可以理解,美国为什么极力拉拢乌克兰加入北约,就是为了防止俄罗斯恢复完整工业能力。而普京虽成功占据克里米亚,也只是亡羊补牢,虽成功阻止北约将之作为军事威胁俄罗斯的战略要地,但很难再团结乌克兰把顿涅茨克-第聂伯河工业区纳入俄罗斯体系。
这无疑应验了1948年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师乔治·凯南的战略主张:世界上只有五个地区可以产出现代军事力量,即英国、美国、苏联、莱茵河流域和日本,因而遏制战略应限定在控制除苏联外的其他四个重工业区。也可以说,美国自冷战以来一以贯之的遏制战略从未偏离其重心,即在苏联解体后全面控制俄罗斯境外的现代化产业区,并遏制俄罗斯境内工业区的发展。
俄乌战争的四方博弈
俄乌战争是四方博弈,前台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打明仗,幕后是美国与欧盟打暗战。北约的分歧在于德法英与美国在欧洲命运的安排相互抵触。所谓物极必反,俄乌战争表明北约东扩已近极限,凝聚力开始下降,离心运动开启。
政治决定军事,欧盟同美国渐行渐远,英美也不再是铁板一块。
二战后,西方世界的整体性是建立在与苏联争夺欧亚大陆霸权的共识上,并以北约军事同盟为实质。苏联解体后,美国为维持北约的存在,继续以俄罗斯、伊朗等非西方国家为敌,把欧亚大陆带入战争而碎片化,从科索沃战争到阿富汗战争、叙利亚战争,欧盟沦为难民集散地、反恐第一线,为战争埋单。因此,欧盟希望欧亚大陆和平。
当2019年美国军事打击伊朗箭在弦上之时,法德建立易货交易结算机制“贸易往来支持工具”,联合欧盟27国和英国,同伊朗开启欧元石油交易,打破美元石油结算体制。这是美国所预想不到的,其意义在于法国、德国以及暧昧的英国,自主性与合作性意识觉醒。尤其是随着全球化运动受阻,欧盟有意推进“欧洲复兴计划”,形成德国工业4.0与美国工业互联网在同级水平上展开竞争的局面。欧盟依赖俄罗斯能源,反过来俄罗斯依赖欧盟技术,结果俄乌战争一打响,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建设搁置,带来欧洲供应链断裂等连锁反应,这是欧盟所不愿看到的结局。由此,北约的凝聚力开始瓦解,内部分化将日趋严重,欧盟与美国分庭抗礼大势所趋。
经济决定政治,“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欧亚经济一体化,有望促使北约与俄罗斯谈判。发展是硬道理,中国巨大市场与欧盟、英国高科技产业经由“一带一路”连接起来形成巨大供应链。“一带一路”倡议和2030年后北极航线的通行给欧亚经济一体化提供契机。这些都可转变俄罗斯经济衰退的命运,并为欧盟与英国经济腾飞带来支撑,为北约与俄罗斯提供共同发展愿景,将推动欧盟促成乌克兰成为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战略缓冲区,有望与俄罗斯达成和解。
冷战的继续
北约东扩终极目的仍是冷战的继续,旨在迫使俄罗斯依附西方,或击垮或使之再次解体。为此,北约东扩是一个政治经济军事行动链条:在俄罗斯周边发动颜色革命或战争-建立亲美政权-加入北约-军事进逼,这是一套组合拳,重获西方对俄罗斯的战略优势。
颜色革命,强制推行政权更替理论。美国带领北约国家先后在俄罗斯的周边发动了格鲁吉亚玫瑰革命、乌克兰栗子花革命、吉尔吉斯斯坦郁金香革命,连续三年发动了三场革命,更替了政府性质,瓦解了俄罗斯的独联体组织,为北约东扩提供了条件。其后乌克兰、白俄罗斯不断发生骚乱,都与北约东扩这个主题挂钩。
军事进逼,对俄罗斯抵境反导部署。“东欧反导部署计划”的实施,完成了对俄罗斯的三线部署,一线东欧西亚基地群(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格鲁吉亚、乌克兰),威慑和遏制俄罗斯。二线中欧基地群(德国、比利时、荷兰)、南欧基地群(意大利和希腊)和中东、北非基地群,以中欧基地群为主体,扼守欧洲心脏地带。三线由英国、冰岛基地群和伊比利亚半岛基地群组成,负责增援中、北欧作战和实施战略核攻击。北约在东欧部署的反导系统和欧洲军事基地,使得俄罗斯军事防御陷入被动之中,很难扭转。
尤其是美国放弃《中导条约》,一旦乌克兰、白俄罗斯加入北约,从明斯克到基辅一线部署导弹或反导系统,莫斯科的预警时间将被压缩到几分钟,俄罗斯纵然拥有数千核弹头也难以及时反应。可以说,北约导弹防御系统和进攻性武器抵境部署,建军事基地,搞联合军事演习,试图拿捏俄罗斯的致命软肋。正如2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发言指出:北约五次东扩到俄罗斯家门口,须想想把大国逼到绝境的后果。
战争削弱,把俄罗斯拖进战争泥潭。美国按照《文明冲突论》的指引,为分化东正教势力孤立俄罗斯,利用北约把俄罗斯卷入多场战争。科索沃战争打掉俄罗斯威胁西欧的高加索桥头堡,俄格战争激化东正教俄罗斯族与其他民族间矛盾;俄乌战争更使得斯拉夫人彻底分裂,基本达成瓦解独联体目的。目前,俄罗斯所拥有的集安组织已大大弱化,俄罗斯已很难再恢复以往的威名和恢复苏联的雄心。
经济打压是压倒俄罗斯的最后一根稻草。美国利用北约集体制裁俄罗斯,解除欧洲和日本对俄罗斯资源的依赖,阻止俄罗斯成为经济大国,中情局认为,俄罗斯可能会第二次解体为6-8个国家。为此,美国开启了页岩气技术,大力推向全世界,目的是要解除盟友对俄罗斯油气资源的依赖。特别是欧洲天然气的四分之一来自于俄罗斯。如果不把天然气这个资源依赖掐断,那么西欧国家很难和美国一起,对俄罗斯进行大规模的包围和打压。所以,当俄乌战争伊始,拜登便提出对俄罗斯“毁灭性制裁”,要求北约各国打击俄罗斯经济。
当前正在发生的俄乌战争,北约一旦全面介入,可能重演科索沃战争模式,把对南联盟的做法加到俄罗斯身上。正如美国国防部对科索沃战争的评价,“北约使用的经济和政治手段:经济制裁、旅游限制、冻结财政,加剧了贝尔格莱德领导层的忧虑。海牙战争法院对米洛舍维奇的起诉,强化了国际舆论,打击了米洛舍维奇支持者的信心。所有这些因素以及占优势的军事力量,都是联盟力量胜利的重要因素。”
“一小时全球打击”
北约作为最先进军事组织,着眼“一小时全球打击”。北约东扩并非防御性的安全合作体,而是全球进攻性,《北约2030改革倡议》推动北约向打智能化全球性战争转型。北约的主体由美军领衔,英法德等现代化欧洲军队为骨干,鉴于存在多国多种武器系统和军队组织的差异性,北约的改革计划是2030年实现无缝衔接,联军监视侦察网络、武器网络、指挥网络同时从信息化向智能化升级,以实现30国军队在统一指挥控制下的即时部署、即时投送、即时打击。
北约的强大战斗力并非一蹴而就。北约的五次东扩,使其成为全球最大最强最先进的军事组织。
二战结束后,美国以苏联为主要敌人,发布冷战总纲领第68号总统令,把“两极对抗”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中心内容,旋即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抗苏联,导致苏联被迫组建华约阻止抗衡。经过40年冷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但北约非但没解散,相反却积极东扩。
全球最大军事组织,超过冷战时期。北约东扩旨在把除俄罗斯外的欧洲-大西洋各国纳入势力范围,五次东扩已接近目标。北约实行“成员国行动计划”、“伙伴国计划”,把夹在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的中东欧国家和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纳入麾下,一致挤压俄罗斯安全空间,防止俄罗斯再崛起。1999年第一次东扩将捷克、匈牙利和波兰纳为成员,2004年第二次东扩到保加利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爱沙尼亚,2009年第三次东扩到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2017年第四次东扩使黑山成为成员国,2020年第五次东扩到北马其顿。至此,北约成员国增长到30个,成为独一无二的全球超大型军事集团。
全球最强军事组织,能打全球性战争。
北约东扩不是孤立现象,而是与战争如影相随。虽然东扩组织成员限于欧洲,但立足打全球性战争。二十多年来,北约介入和主打了三场地区性战争,横跨欧亚非大陆。
1999年第一次东扩时期,北约先在高加索地区主打科索沃战争;2001年在中亚-南亚主打阿富汗战争;2003年第二次东扩前夕,北约在中东-北非主打伊拉克战争;第三次东扩时,打利比亚战争。
北约如何做到常胜?
一是得益于人多势众、兵力雄厚、主战武器多,常备军加起来达八百万,战斗机上万架,战舰千艘,坦克10万辆,战争动员力远超对手;二是财大气粗,富国云集,有打大仗的战争支付能力;三是拥有全球军事基地,部署能力强,可以四面八方打击对手,而对手只能在家门口应付;四是拥有强大的高精密全球探测监视网络,掌握对手的政治经济军事目标,可以实施全天候全时辰远程精确打击;五是得益于高频度、高强度、高保真的实战化军事演习,北约军事演习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联盟演习,而且科目繁多,仅黑海地区就有十几个年度多国和双边演习,由于目标指向明确,演习实战化效果突出,基本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经历俄乌战争后,有着强大战斗力和影响力的北约,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北约解体或去美国化都有可能成为21世纪最大的黑天鹅事件。
还欧洲为“欧洲人的欧洲”,实行区域化安全自治,美国军事同盟的破碎化,将瓦解美国全球霸权格局。
历史之鉴,近代以来出现的世界霸权,大多是在集团内部瓦解的。近二十多年来,美国经历着从不成功的单边主义向多边主义转变的战略历程,不断调整前进的方向,但糟糕的是,美国是依靠制造敌人来强化联盟维护霸权,北约就成了霸权工具。法国力推欧盟自建武装力量,脱离北约体系。
未来,德国、法国和英国会挤兑美国在北约的领导地位。正如迪内希·德·索萨在《一个国家的自杀:假如美国不存在,世界将会怎样?》一书中,对美国历次生死攸关的危机总结的那样:“这种情况在1776 年发生过,当时的美国人必须决定,是建立一个新国家呢,还是继续生活在英国人的统治下。这是创建美国的危机。1860年,这种情况再度出现,美国人不得不决定,是继续保留联盟呢,还是将其解散。这是保存美国的一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