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芯片产业链上,俄罗斯与乌克兰,也有一席之地。
俄罗斯是全球金属的主要出口国。
其中,钯金属,更是占到了全球供应量的40%。
钯在地球上的储量稀少,采掘冶炼还比较困难。
放眼全球,真正有能力开采、加工,同时向全球大规模供应钯的国家,只有俄罗斯。
2014-2019年全球主要钯生产国产量统计单位:吨
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属钯生产商,基本把持着全球的供应。
金属钯,正是制造芯片的关键材料,广泛用于传感器和存储器后道封装环节,并作为一些封装技术的电镀材料。
在半导体领域,俄罗斯有金属钯,乌克兰也有自己的拿手好菜——电子特气。
芯片的制造环节中,要用到很多气体。
从硅片生长、光刻、沉积、刻蚀、离子注入到最后器件的封装,几乎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气体。
这些特殊的气体,统称为电子特气。
据不完全统计,芯片制造的工艺中,用到的电子特气种类超过80种。
其中,氖气、氪气和氙气,便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电子特气。
8寸晶圆厂年使用气体量不完全统计
数据显示,乌克兰供应的氖气约占全球的70%,并且供应全球约40%的氪气、30%的氙气。
由此可见,在芯片供应链上,俄罗斯与乌克兰虽然存在感不高,却也卡住了关键环节。
美国芯片行业中很多必需的原材料和耗材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
其中,90%以上的半导体级氖气供应来自乌克兰,而35%的钯元素来自俄罗斯。
俄乌冲击,局势动荡,势必会影响氖气、金属钯的供应,最后影响的是全球芯片市场。
这是有历史依据的。
在2014年的克里米亚冲突期间,氖气价格上涨了600%。
以上,只是从石油、粮食、芯片三个角度,分析俄乌冲突的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