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男则认为,F-35C发生坠海事故最大的可能就如外界广泛猜测的那样:战机没有勾上拦阻索,直接“拍”到了甲板上,战机的起落架出现了损坏无法刹车的情况,高速滑行的战机就像碰碰车一样一路冲过跑道掉到海里。
而另一个关键信息也揭示了另一种可能,“正常来讲,战机如果只是冲出甲板,不应该有很多甲板人员受伤,但这次卡尔·文森号有多名人员受伤,这说明有些分析人士所猜测的,战机勾上了拦阻索却又松开了,导致拦阻索打伤正在靠近的地勤人员,这种可能也是存在的。”
上述不愿具名的空军战略研究专家则表示,相对于陆上机场的宽长跑道,航母飞行甲板绝对是短窄的起降区域,所以,舰载机航母进近历来是海军航空兵飞行作业中的高风险课目,航母进近段的事故率在舰载机平时训练事故中的占比一直居高不下。而舰载机在航母上进近着舰时出现的一系列偏差均会导致飞行事故的发生。在舰载机无机械故障的前提下,以下六种情况可能会导致F-35C着舰事故的发生:
一是战机的下滑线偏低,着舰点靠后,在极端情况下战机没有落到甲板上,在修正进近偏差过程中又诱发了新的偏差;二是战机的下滑线偏高,着舰点靠前,结果超出了甲板拦阻索设置区,战机从前方冲出飞行甲板;三是下滑线与甲板着舰区中心线交叉角过大,战机从侧方冲出飞行甲板;四是飞行员着舰速度控制不好,超出了允许着舰速度;五是飞行员进近决断失误,发现进近偏差可能危及着舰安全时,未果断复飞;六是甲板拦阻系统出现机械失效。其中,前五个问题都反映出飞行员在进近过程中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未能及时正确修正出现的偏差。
“但不论何种原因,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美军训练中一定潜藏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该专家表示,再先进的装备也需要由人来操纵。而美军航母编队在中国周边海域频繁挑衅,“卡尔·文森”号航母编队刚在菲律宾海秀肌肉,又跑到南海来搞双航母示威,频繁搞事导致其舰载机飞行员面临身体和心理的巨大压力,作业效率下降,可能才是诱发事故的最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