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据称是美国海军“卡尔·文森”号航母F-35C舰载机坠落在中国南海的视频和照片近日在网上疯传,当地时间1月28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一名发言人向媒体证实,这些视频和照片都是真的。军事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从技术角度列举了导致美战机坠海的六种可能性,专家同时表示,这些视频和照片侧面暴露了美国海军航空兵的真实战力。而频繁到中国南海搞事导致其舰载机飞行员面临身体和心理的巨大压力,可能才是诱发事故的最重要的因素。
美军F35C坠入南海 专家列出六种坠海原因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当地时间28日报道称,当天,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发言人海莉·西姆斯表示,根据来自美国海军“卡尔·文森”号航母方面的评估,最近媒体所公布的坠机照片和视频就是在卡尔·文森号航母上拍摄的。
报道称,互联网上流传的照片显示,F-35C战机坠海后漂浮在中国南海的海面上,战机的驾驶舱已经打开,弹射座椅不见了。另一段时长仅为十几秒的视频则显示,F-35C当时正在接近卡尔·文森号航母,但在飞机撞击飞行甲板之前,画面就被切断了。
一位不愿具名的空军战略研究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网上流传的这段美军F-35C战机坠海前十几秒的视频在事故的关键片段却出现视频缺失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视频发布者考虑该信息的敏感性而作了刻意删减,这对判断美军F-35C坠海的原因缺少直接依据。
美军F35C坠入南海 专家列出六种坠海原因
《航空知识》杂志主编王亚男也认为,这段简短的视频回避了核心且敏感的信息,“现在这起事故的细节对于美军而言,肯定是高度涉密,估计不会向外透露。因为这涉及到美军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水平,航母的管理能力,以及某些硬件的技术细节,这等于是侧面暴露了美国海军航空兵的真实战力。”
虽然海莉·希姆斯在证实战机坠海视频和照片真实性的同时也表示,美军对于坠机事件的调查仍在继续。但是根据目前所流出的视频和照片,对F-35C战机坠海原因的猜测和分析已成为媒体讨论的热点。
空军专家傅前哨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具体事故的原因美军尚未公布。但从以往的着舰事故来看,无非就是着舰时战机的坡度小了,速度快了,姿态错了,角度也不对,“通过视频无法看出F-35C的落点位置,如果战机是靠近甲板后缘降落的话,着陆点的选择就是错误的,如果是这样的话,指挥官可能会让战机重新拉起来,但飞行员如果操作不及时,就可能会直接掉下去。”
傅前哨还认为,这起事故还有多种飞行员操作不当的可能,其中一种就是战机着舰速度太快,超过起落架承受的强度,造成起落架折断或者爆破。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航母的起伏太大,或是战机着舰的姿态不对,出现单轮着舰的情况,造成起落架浮动过大,无法勾住拦阻索,结果导致严重的事故。
此外,通过流出的照片,傅前哨还判断,战机能飘到水上,这说明飞机不是一头扎下去的,而是“平拍”掉下去的,或者保持稍微有点倾斜的姿态“拍”下去的,坠海时飞机的高度也较低,所以还能在水面上漂浮一下,然后再沉入海底。
美军F35C坠入南海 专家列出六种坠海原因
王亚男则认为,F-35C发生坠海事故最大的可能就如外界广泛猜测的那样:战机没有勾上拦阻索,直接“拍”到了甲板上,战机的起落架出现了损坏无法刹车的情况,高速滑行的战机就像碰碰车一样一路冲过跑道掉到海里。
而另一个关键信息也揭示了另一种可能,“正常来讲,战机如果只是冲出甲板,不应该有很多甲板人员受伤,但这次卡尔·文森号有多名人员受伤,这说明有些分析人士所猜测的,战机勾上了拦阻索却又松开了,导致拦阻索打伤正在靠近的地勤人员,这种可能也是存在的。”
上述不愿具名的空军战略研究专家则表示,相对于陆上机场的宽长跑道,航母飞行甲板绝对是短窄的起降区域,所以,舰载机航母进近历来是海军航空兵飞行作业中的高风险课目,航母进近段的事故率在舰载机平时训练事故中的占比一直居高不下。而舰载机在航母上进近着舰时出现的一系列偏差均会导致飞行事故的发生。在舰载机无机械故障的前提下,以下六种情况可能会导致F-35C着舰事故的发生:
一是战机的下滑线偏低,着舰点靠后,在极端情况下战机没有落到甲板上,在修正进近偏差过程中又诱发了新的偏差;二是战机的下滑线偏高,着舰点靠前,结果超出了甲板拦阻索设置区,战机从前方冲出飞行甲板;三是下滑线与甲板着舰区中心线交叉角过大,战机从侧方冲出飞行甲板;四是飞行员着舰速度控制不好,超出了允许着舰速度;五是飞行员进近决断失误,发现进近偏差可能危及着舰安全时,未果断复飞;六是甲板拦阻系统出现机械失效。其中,前五个问题都反映出飞行员在进近过程中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未能及时正确修正出现的偏差。
“但不论何种原因,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美军训练中一定潜藏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该专家表示,再先进的装备也需要由人来操纵。而美军航母编队在中国周边海域频繁挑衅,“卡尔·文森”号航母编队刚在菲律宾海秀肌肉,又跑到南海来搞双航母示威,频繁搞事导致其舰载机飞行员面临身体和心理的巨大压力,作业效率下降,可能才是诱发事故的最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