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在观网陪你看世界的谷智轩。说到“阴间滤镜”这个词,小伙伴们第一反应是什么呢?那当然是日常带中国节奏的英国广播公司(BBC)啦。就在前两天,英国政府要求,未来两年,占BBC七成预算的“电视牌照费”,不许涨价,制造了近3亿英镑的经费缺口。约翰逊政府还考虑,2027年后完全取消BBC收费,让他们到别处要饭吃,反正“国营电视台”这大锅饭,别想了。约翰逊最近身陷“聚会门”丑闻,为了转移矛盾,大刀竟然砍向了BBC,我先笑为敬。
历史的进程往往充满了巧合,今年刚好是BBC成立100周年。虽然叫“公司”,可它从诞生那天起,就是靠王室背书、纳税人养活。既要吃“皇粮”,又要捍卫资本主义“新闻自由”,这是BBC“精分”的根源。在英国,BBC号称“中立”、“客观”,却屡屡曝出丑闻。在海外,BBC演都不演了,抹黑中国、渗透东欧,为了充当拓展英国利益的“白手套”,无所不用其极。本期《轩讲》就来扒一扒BBC,这个假装中立的“带英传声筒”。
要理解BBC的历史,只用把握两个关键词——“广播”和“公司”,分别对应它成立的技术与政治背景。
19世纪末,无线电通信技术走向实用化,1914年实现了传声。一战的爆发,加速了无线电技术的应用。战争期间,英国皇家海军垄断了无线电使用权。战后,民用广播野蛮生长,屡次干扰军方通信,各地又开始抢频谱。本来就不够分,现在乱成了菜市场,急需统一管理。各国也开始意识到无线广播的传播优势,或者说威力。工人们轻松收听到欧陆“敌台”,听着听着觉得好有道理,就去罢工了。这还得了?于是资本主义的大本营、保守氛围浓厚的英国,上下呼吁规范广播行业。
1922年,马可尼等6家无线电设备商,筹了6万英镑,合伙创办英国广播有限公司,这就是BBC的雏形。它是私有制垄断企业,同时受政府监管,经费来自三个部分。除了运营商原有股份、卖收音机的利润外,有收音机的家庭,每年向英国政府缴10先令的收听许可费。那时候伦敦普遍卖“一便士”日报。换算一下,花120份报纸的钱,听一年广播,倒也划算。开播后,BBC业务快速扩张,短短3年就覆盖了全英85%的地区,但“公私合营”的矛盾也开始激化。政府视广播为公共服务,股东却只关心如何赚钱。许多人借“试听期”白嫖,老报社又抵制新兴行业。利润微薄,让股东们很是头疼。就在这时候,一个改变BBC命运的人物登场了——此人叫约翰·里斯。
BBC首任总经理约翰·里斯
里斯生于英格兰一个牧师家庭,在一战干到少校,33岁就当上BBC首任总经理。其实他对广播技术一窍不通,但在政界颇有人脉,而且眼光独到。里斯看到了广播对媒体行业的革命性颠覆,但极度反对商业化。他认为,BBC应该做一家公共机构,服务广大听众,不能圈地自萌,为此必须跟广告、商业彻底切割,否则,节目会变得只迎合有“油水”的听众老爷,抛弃那些不肯“投币”的少数派听众,这就背离初心了。大家不要联想,我可什么都没暗示啊。
里斯的“绝对中立”理念,很对英国政府的胃口。但要是全盘倒向天平的另一边——官僚机构,那BBC也做不到今天了。一个机会来得恰到好处——1926年,全英工人大罢工。时任财政大臣丘吉尔,力主镇压这帮“布尔什维克”,还要求各大媒体造势。关键时刻,只有BBC顶住压力,靠冷静、中立的报道,圈粉无数。罢工的工人、上议院的勋爵、温彻斯特的大主教,都成为忠实听众。BBC对这段历史津津乐道,吹嘘是“独立与专业主义的确立”。“彩虹屁”嘛,大家听听也就得了。
要知道,当时赶上印刷厂工人罢工,报纸基本歇业,等于把BBC送上了报道“C”位;灵活、高效的广播系统,能够吸引大量工人、适合动员;最关键的是,里斯与时任首相鲍德温关系密切,根本不怕丘吉尔,能直接向首相打报告。经过他一番陈说利害,英国政府“默许”了BBC继续唱红脸,一步步赢得工人信任,为局势降温。而里斯在辩论节目中,却悄悄压缩工人代表的发言时间。这套“表面客观”的小伎俩,早就刻在BBC基因里了。
1926年的全英工人大罢工,为BBC打响了“招牌”
所以归纳一下,BBC的成功,一是抓住技术革命的风口,二是做好了英国政府的公关。上面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加上“猪队友”丘吉尔,让BBC通过这次“罢工show”,树起了“独立”、“客观”的人设。哪怕事实并非如此,但英国民众已被“圈粉”,政府也乐见一家“有距离”的机构,小事批评、大事帮忙。BBC面子、里子赢两次。多说一句,二战的时候,里斯当上了英国新闻部长,最后受封男爵,算是“转正”了。他提出的“教化、获知、娱乐”,至今仍是BBC的信条。
罢工事件一年后,BBC获得皇家特许(Royal Charter),从一家商业机构,正式转型为公共事务法人团体。皇家特许的授权来自英国王室,独立于政府和议会,所以BBC法理上不属于政府机构;但皇家特许的规定,也具备法律效力。比如每户听众每年需缴执照费,维持BBC的运营,相当于变相征税。回头看,这是英国历史上最大的单一税收项。从早期的10先令、0.5英镑,到如今每户每年159英镑。换算人民币,够我冲5年某奇艺会员了。如果有人不交呢?首先,别想看任何电视频道、网络视频。然后有法警上门,最高罚你1000英镑,简直比美国国税局还狠。
英国政府扮演了托管BBC的角色,有权任命董事会理事。他们组成BBC最高权力机构,对听众和议会负责,可以任命总裁,但表面上不能干涉日常运营。翻译翻译,BBC受王室特许、是英国广播事业的“准国家队”,既不追求商业利益,在政府面前也保持了采编“独立”,只为服务公众。这就绝对中立了吧,不带偏见和政治压力了吧?你想多了。
在冷战时期,英国情报部门直接插手BBC员工审查
事实上,是纳税人的钱养活了BBC。英国政府能决定这钱收多少,怎么收,还能左右董事会人选,在大方向上把关,让BBC会“主动”避开政治、宗教等敏感话题。不是说不碰运营吗?这里面的门道,还是英国人自己最懂。说完了段子,也要摆事实。2018年,BBC自己解密,冷战几十年里,军情五处秘密筛选BBC的入职人员,左翼人士全部被除名,而当事人完全被蒙在鼓里。这块“运营独立”的招牌,早就烂透了。
1930年代,收音机走进欧美千家万户,BBC作为英国唯一“持证”营业的广播公司,迎来黄金发展。而大萧条降临,许多人买不起报纸,只能听广播。到30年代末,英国每10个人里,就有8个是BBC听众。乔治·奥威尔曾形容,2000万英国人饿着肚子,但人人都能听广播。侧面反映了BBC在平民大众间的普及。同时,广播开始在政治中扮演越来越大的作用。1931年,英国政府成立了出版办公室,许多媒体迫于压力,放弃了批评和舆论监督,开始迎合政府的政策。
此时,BBC在“公营”模式下,对政府的种种依赖,导致了一系列恶果。1938年,英国政府继续“对德绥靖”的政策。为了“维护英德关系”,英国外交部多次警告BBC,要求停播各种反法西斯,甚至共产主义者和法西斯主义者辩论的节目。BBC的公信力严重受损,却无法反抗。战争的车轮越来越近,可在BBC编织的“新闻泡泡”中,英国民众对眼前的世界大战浑然不觉。P社玩家应该有感。
“这只不过是德国人走进了自己的后花园而已”
但与此同时,BBC的对外广播却做出了“成绩”,尤其是打通英国与广大殖民地的联系,向全世界推广英国价值观与生活方式。1932年,BBC的声音第一次传到澳大利亚。借着这次机会,英国政府掏钱,建立了BBC“帝国服务”栏目,每周向英联邦与海外殖民地广播10小时,维系“内部团结”。BBC还发明了一个词,叫“有事实的宣传”,无非是“九真一假”的套路。但他们认为这样的宣传最有效,呈现一部分客观事实,再植入观点:在我的逻辑闭环里,没人能打败我。BBC的海外广播,就从英国的角度解读新闻,一步步帮听众建立对英国文化和国家的好感,最后是认同。
随着国际局势的紧张,BBC又收到指示,开展“外宣”。1937年,BBC开设了首个外语(阿拉伯语)频道,在中东与意大利政府的媒体互争地盘。到1942年,已经有42个语种的频道在运营,原来的“帝国服务”,更名为“海外服务”。英国外交部提供资金,并决定开什么语种、广播时间多久。到这时,BBC的主要任务,是与轴心国势力展开宣传战。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中国了。面对日本在远东扩张,早在1939年,BBC就开设了“东方服务”,其中包括华语广播。BBC至今不愿多谈这段历史,因为主导相关频道的,恰恰是英国情报部门。1940年,军情六处通过外围机构,招募了中国翻译家熊式一,安排他去BBC制作华语节目,还派专人监督。熊式一渴望借BBC节目主持公道,抨击日本侵略者。但英国政府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不愿得罪日本,不仅是“抗日”,甚至连“亲中”的言论都要审核。那BBC的华语频道到底说了啥?无外乎“带英很强大”、“日本见我绕着走”、“殖民地的华人们,千万不要担心”……等等等等。
二战时期,BBC成为英国政府主导的外宣“利器”
直到日本对同盟国宣战,BBC才口风大变——骂日本、吹中国,打的小算盘,当然是希望中国军队保护英国殖民地。BBC华语频道的摇摆,背后是英国政府对中国一贯的傲慢加提防。比如,英国外交部拒绝在中国投入更多宣传资源,理由相当“阴间”,说不能给中国人所谓的“错觉”,即中国人能与“带英”平起平坐。丘吉尔更说,太尊重中国,以后香港、上海的租界收不收得回来?再说国民党当局就是渣渣啊,他常凯申配这么大面子吗?
从这段历史看得出,BBC二战期间的对外广播,英国外交、情报部门始终占主导地位。他们给BBC的首要任务,是捍卫本国利益,当中还夹杂着种族主义,因为对白人广播的重视度,明显高于其他种族。在英国人看来,盟友都是拿来卖的,相比共同抗击法西斯,维系摇摇欲坠的帝国体系,才是他们真实的想法。
有一说一,二战期间,BBC在鼓舞内外士气、对轴心国打宣传战方面,做出过贡献,我们不否认。然而战后,BBC依然沦为英国政府的“外交工具人”。1948年,英国外交部秘密向BBC对外广播部门提供“新闻材料”,甚至安插外交官员,担任BBC这个部门的负责人。次年冷战开始,BBC与纳粹过招的德语频道,直接对标东德,搞起了宣传广播。到1965年,BBC“海外服务”的各大语种频道,统一更名为BBC国际频道。
重点来了,从二战到冷战,他们继续收英国外交部的钱,宣传对象从纳粹,变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诶,不是说只收听众的执照费吗?不好意思,BBC的国际频道跟国内业务,是两套班子,前者不受皇家特许管辖,不需要遵守严格的监督。这就是套了张新闻媒体的皮,实则是英国政府的“攻心利器”,被情报、外交部门拿捏得死死的。80年前,他们在战争中学会了欺骗、煽动等“手艺”。同样的招式,现在来针对中国、俄罗斯等西方意识形态的“对手”,通过造谣来发动对华舆论战。
BBC报道中国的“阴间滤镜”,引发强烈愤慨
光说近的,比如炮制中国新疆的“世纪谎言”、无下限抹黑中国抗疫等等。BBC国际频道,已经成为虚假新闻的生产机器,什么预设立场、公然双标、移花接木、恶意剪辑,“阴间滤镜”,甚至戏精上身,整活不带重复的。去年这个时候,中方出手,禁止BBC国际频道的电视新闻分支在中国落地。谎言明明已被戳破,BBC却厚着脸皮拿“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当挡箭牌,自称是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国际新闻机构,“不偏不倚”。BBC在国内报道时,战战兢兢,还自我设定了“新闻道德准则”,生怕政府和民众不满意。可一碰上中国,连基本的职业道德,都抛到了九霄云外。除了长期的意识形态偏见,我闻到了一股半个多世纪的白人种族优越腐臭。
随着BBC近年来在各地毫无底线地煽风点火,苦心积累的“金字招牌”也随之翻车。调查新闻网站“灰色地带”揭秘,BBC配合英国情报人员,渗透乌克兰、格鲁吉亚。在这些俄罗斯邻国,BBC试图建立“看似独立的媒体”,伺机制造混乱,扩大北约影响力,是教科书式的信息战手法。难怪有跨国民调显示,仅三成受访者愿意相信英国媒体。BBC作为英国最大、最老的广播公司,难辞其咎。然而,英国政府明年起,每年继续投入超过9000万英镑,支持BBC国际新闻在外“搞事”。难怪有抗议者讽刺,BBC才是“大规模欺骗性武器”。
民调显示,仅三成英国民众相信本国媒体,BBC难辞其咎
即便是在英国国内,围绕BBC的丑闻、执照费的争议,也从未停歇。2003年,BBC爆发了创立以来的最大丑闻——赫顿事件。当时,BBC的公开报道打脸布莱尔,称他夸大伊拉克的威胁、误导观众。在英国政府压力下,接受采访的武器专家凯利博士自杀。然而,事件的调查结果,闭口不谈政府责任,甩锅给BBC,导致BBC总裁与当事记者被迫辞职。结果接班的管理层主动跪舔,承诺加强审查与培训制度。此前80年代的“间谍卫星事件”,也是以BBC总裁辞职告终。看得出来,BBC管理层面对政府的施压,想坚持立场,结局只能是被淘汰出局。连总裁都无能为力,又能指望BBC的各层员工做些什么呢?
这一次BBC面临“断粮”的局面,一方面是约翰逊政府在转移矛盾。BBC在“脱欧”上的摇摆态度,招来了保守党的敲打。但从民调来看,民众对BBC的种种不满,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一个百年前设计的执照费,至今困扰着英国老百姓,这本身就值得反思。现实中,有人不看电视,有人看电视、但不看BBC频道,他们全都得缴费。号称给顾客提供更好服务的费用,顾客却毫无选择权,属实是讽刺。还有人吐槽,这执照费10%的部分,用途是“收取费用”,相当于付费看电视节目,还要付费请人过来收费,这“带英特色官僚主义”,名不虚传。
说到底,BBC从成立那天起,就无法飞出英国政府的“五指山”。不管如何立人设,给自己贴金,BBC的发迹,靠的是跟政府保持“适度”距离,九分“中立”,一分迎合,绝不“出轨”,一步一步,见证了“日不落帝国”的分崩瓦解。江湖上已没有“带英”的传说,但它的影响力、话语霸权,依然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只不过,前人积累的信誉,如今正被BBC一点点挥霍干净。我们不妨坐观他们表演,自己捅穿这层“独立客观”的虎皮。此类西方媒体的双标,终会反噬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