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压制“拥有全球最大规模海军的中国”,五角大楼雄心勃勃地提出了无人舰队计划,希望利用“效率更高、开销更少”的无人舰队补充当前规模日益缩小的美国海军,使其规模在2045年恢复到500艘舰艇以上。
美国无人舰队正在重走濒海战斗舰“失败的老路”
然而美国“War On The Rocks”网站28日称,美国海军正走在失败的老路上——只要仔细分析备受诟病的濒海战斗舰项目与这次提出的无人舰队计划,就能发现美国海军很可能会在同一个坑里摔倒第二次……
报道称,虽然濒海战斗舰并非无人驾驶,但它在发展思路上与无人舰队如出一辙,它希望发展高速、小尺寸、低成本、模块化和使用最少人员配备的舰艇,并借助“分布式海上作战概念”(当时称为“全球作战概念”),通过大量采购这种小型舰艇,以满足全球近海作战的需求。
但现实很快就打脸了。如果说早期濒海战斗舰的故障频发、成本高昂还可以归结于技术不成熟,但随后暴露的很多问题,就展示出该舰设计的先天不足。
美国“海上猎人”无人反潜巡逻船
“美国海军希望用先进技术取代必要的水手,但代价是增加了区域维护中心的工作压力和维护工作,本质上仍提高了整体成本。”
其次,人员配备少,意味着很多故障问题可能无法及时被发现,更难以得到处理,从而降低濒海战斗舰的长期部署能力。
而类似的问题,在无人舰艇方面同样存在,而且问题更为严重。
美国在测试各种无人舰艇
报道称,无人设备通常比被分配执行同等任务的有人设备更为复杂。大量应用无人装备,将导致日常和纠正性维护的成本更高。如果说濒海战斗舰的水手们还能总结经验,逐步掌握自行维修日常故障的能力,那么无人舰艇一旦发生故障就彻底没招,只能返回基地维修,或者“带病工作”——众所周知,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小故障往往会发展成致命伤。如果战舰在抢修时出现消防管道漏水,水手可以轻易地修复、重新投入抢修工作,但对无人舰艇来说,很可能导致火势无法控制而出现灾难性的损失。
因此报道总结说,五角大楼希望用大规模建造无人舰艇达到节省人员开支、降低维护压力和分散部署的目的,但濒海战斗舰的失败经验证明,忽视了人在战场中的关键因素,这类小型舰艇不但战时生存能力堪忧,而且日常维护压力和成本恐怕也远超五角大楼预料,“美国海军正在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