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外交和经济等其他领域,美国的进展并不大。一方面,美国的兴趣主要在军事安全领域,外交接触和经济领域的援助及合作,不过是其吸引东南亚国家的噱头而已;另一方面,美国也力有不逮,不同政府政策难以连续,自身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下降与软实力的衰退等,都会对美国战略和政策的落地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东南亚大多数国家对于美国地区战略和海上战略的抱怨与不满,则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美国将东南亚地区作为“大国竞争”主战场,拉这些国家入伙以强化其“对华竞争”的意图愈发明显。而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不愿意在中美竞争中“选边站”,尽管一些与中国有海洋争议的国家希望美国能在牵制中国“海上扩张”中发挥作用,但都不希望自己成为中美竞争甚至冲突的“炮灰”。
二是,美国政策三心二意,经常口惠而实不至。美国是东盟系列合作机制中“最不靠谱的大国”,其他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的政策延续程度都要好于美国;在地区经济发展与合作、基础设施提升等方面,美国的表现远不如中国和日本。
三是,美国搞“小多边”和“小圈子”的动作,将直接弱化东盟国家十分看重的其在东亚合作中的“中心地位”。美国的“印太战略”一开始甚至没有东南亚国家的位置,后来虽然不断进行调整,但东盟国家显然都不是该机制的核心成员。美国与东盟国家战略错位的根本问题在于,美国一门心思聚焦于大国竞争,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加大提供其他方面的公共产品,而东南亚地区所有国家的主要任务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美国提供的保护、对冲和牵制固然重要,但并不能“当饭吃”,而且风险也日益增高。
拜登政府上台以来,有意修复特朗普政府在该地区造成的破窗效应,着力强化与东南亚各国的外交互动,美国副总统、国防部长和国务卿等主要内阁成员都先后访问东南亚地区。不过,与奥巴马政府时期在东南亚地区的高光时刻相比,接触力度仍有差距。无论美国的对外说辞如何冠冕堂皇,其在东南亚地区加强接触的根本目的,即是希望这些国家“自费武装起来”,加入其针对中国的“战团”。说白了,是想用人家的金钱、资源和空间,补足自己的战略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