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公,中国市场对苹果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于私,这里也是帮助库克坐稳CEO大位的福地。
20年前,作为苹果运营主管,库克带头推动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这一举措帮助苹果公司后来成为世界上最具价值的公司之一,也使他成为创始人乔布斯的接班人。
2011年接手苹果之初,库克饱受质疑。但有美媒评论说,过去10年来库克还是艰难地实现了突破。
这种突破不是某款产品,不是来自乔布斯缔造iPod和iPhone的那种魔力,而是来自地理方面:中国。在他领导下,苹果在华业务从最初的成功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在营收方面举足轻重的“帝国”。
2014年,苹果聘请乔治·华盛顿大学商学院前院长顾道格,帮助研究如何更好地拓展中国市场。
这位学者的首批研究课题之一,就是苹果在华供应链状况,其中涉及数以百万计的工人、数千家工厂和几百家供应商。而中国政府通过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大规模投资,使这一切成为可能。
顾道格的结论就是,这种商业模式“只在中国才能成行和有效”。
这样的现实,决定了当中国依法加强数据安全等方面立法和监管,苹果公司除了按照中国法律依法运营,“没有B计划”。
而没有“B选项”的,又何止苹果一家。
这实际上是诸多珍视中国市场的美企共同遭遇的一股逆风。
一位美国问题学者指出,在商言商,包括苹果在内的跨国公司,都是按照国际通行规则,以本土化战略获取更大市场份额和利润。
但像美国这样,政治因素对跨国公司正常合法经营的干预,可以说是将企业经营“武器化”的一种典型作法。美国不断指责中国在疫苗等一些问题上“武器化”,实际搞“武器化”操作的,就是它自己。
苹果的遭遇,恰恰反映出美国政治和社会舆论在涉华问题上的“毒化”。
逼着美企跟中国“脱钩”,实际就是逼着它们跟机遇和收益脱钩,是跟自己过去不。
这无异于一种极端的“商业麦卡锡主义”。
来源:补壹刀 执笔:刀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