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中方批驳美国《年度威胁评估》:“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

2025-03-27 10:11:04 来源:环球时报

“正所谓‘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对于近日美方老调重弹炒作所谓“中国威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如此回应道。当地时间25日,美国情报机构再度炮制涉华报告,渲染中国仍然是美国最大的军事和网络威胁,并可能对台湾施加更强的压力。报告认为,中国有能力使用常规武器打击美国,通过网络攻击破坏美国基础设施,瞄准美国在太空的资产。报告还炒作称,中国寻求到2030年取代美国成为头号人工智能(AI)强国。对此,2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美国的报告延续了过往对中国的攻击和抹黑,充满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上的防范与遏制的想法,表明美国仍将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仍然致力于在整体国家战略上,特别是在军事安全和情报领域,把矛头对准中国。郭嘉昆在记者会上表示:“我们奉劝美方不要用自身的霸权逻辑镜像中国,不要用过时的冷战思维看待中美关系,不要以战略竞争为名行对华遏制打压之实,停止以任何方式纵容、支持‘台独’分裂活动,停止渲染‘中国威胁’,以实际行动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不负责任、充满偏见的报告”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25日发布最新《美国情报界年度威胁评估》报告,其中对中国的所谓“担忧”内容在这份31页的报告中占据约1/3篇幅。报告声称,几个主要国家行为体对美国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利益构成了直接和持久的威胁,在地区和全球范围内挑战了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中国是最有可能威胁美国全球利益的行为体。

报告写道,中国军队有能力使用常规武器对美国西太平洋国土边缘地区实施远程精确打击;中国仍然是美国政府、私营部门和关键基础设施最活跃、最持久的网络威胁;中国已经成为太空领域的领导者,并准备与美国争夺太空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地位。

与去年相比,今年报告在人工智能领域渲染“中国威胁”的内容明显增加。报告称,中国极有可能有一个多方面的国家级战略,旨在2030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强国。“中国军队可能计划使用大型语言模型来制造假新闻、模仿人物,并启用攻击性网络。”

报告依然不忘谈及涉台问题,宣称“解放军正在稳步但不均衡地发展夺取台湾和阻止(如果有必要的话,击败)美国军事干预的能力”。报告还称,俄罗斯与伊朗、朝鲜和中国一道,企图通过蓄意行动挑战美国,以获取优势。

讽刺的是,就在美国总统多次声称要接管格陵兰岛并引发广泛担忧之际,报告称,中国已逐渐增加与格陵兰岛的接触,长期目标是扩大对格陵兰岛自然资源的获取渠道,进而将其用作在北极地区推进更广泛经济目标的关键战略立足点。

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同日就该报告等内容举行听证会。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加巴德在听证会上声称:“中国军方正在部署先进的能力,包括高超音速武器、隐形飞机、先进潜艇、更强大的太空和网络战资产,以及更大的核武器库。”她称北京为华盛顿“最有能力的战略竞争对手”。此外,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拉特克利夫在听证会上就芬太尼问题继续抹黑中国。

“美方年复一年发表这类不负责任、充满偏见的报告,散布‘中国威胁’论、鼓噪大国竞争,不过是为了遏制打压中国、维护自身霸权找借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6日就美方报告回应称,中国的发展有着清晰的历史逻辑和强大的内生动力,我们的目标光明磊落,就是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我们无意超越谁、取代谁。

中国机构强烈反对美商务部“错误决定”

“美国的报告延续了过往对中国的攻击和抹黑,充满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上的防范与遏制的想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张腾军2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从渲染军事威胁方面来看,美国的报告具有多重目的:一方面通过打“中国牌”来调动国内军工复合体、加快高精尖武器生产;另一方面渲染“中国威胁”以调动盟友配合美国利益诉求,包括购买更多美国武器、与美国进行更深层次的军事合作和承担更多支出。

对于今年的美方报告有更多内容涉及人工智能,张腾军认为,DeepSeek的出现加剧了美国国内对于未来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竞争白热化,甚至美国可能失去优势地位的担忧和焦虑。这种焦虑投射到军事安全领域,也会产生联动效应,导致夸大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挑战,为争取更多军事科技投入找借口。此外,美国通过渲染“中国威胁”来打压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也暴露了其将人工智能武器化的意图。

就在美国情报机构发布报告的同一天,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在联邦公报上刊发两份文件,将50余家中国科技企业和机构纳入所谓的“实体清单”。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称,这是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首次这么做,意在加倍遏制北京的人工智能和先进计算能力发展。

据报道,工业和安全局将总共80个实体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公司在未经政府许可的情况下向名单上的公司供货。工业和安全局表示,这些实体被列入清单的原因是涉嫌违反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

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北京智源研究院26日发表声明称,对于民办非营利科研机构被加入“实体清单”表示震惊,强烈反对这一毫无事实依据的错误决定,要求美国相关部门予以撤回。美国商务部的行为违背科技创新精神,严重损害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开放合作。该机构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构建开放、包容、合作的技术未来。

未提气候变化威胁遭质疑

英国《卫报》称,在美国上述报告发布之际,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25日发布《美情报机构针对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实施的监听窃密活动》报告,揭露美国情报机构对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实施“大规模、长时间”的监听窃密行动,严重危害全球各国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无论是政府官员、技术专家等高价值目标还是普通民众,都有可能成为美情报机构开展情报活动的目标。

另一方面,美国情报机构最新报告没有写入有关气候变化的内容引发关注。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在特朗普首个总统任期内,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的多次年度威胁评估报告都强调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和影响。但25日发布的报告没有包含“气候变化”一词。

美国“每日来电网站”报道称,参议员安格斯·金在25日的听证会上对此表示惊讶:“发生了什么事吗?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解决了吗?为什么这份报告中没有这个问题?谁决定不让它出现在这份报告中,而之前的11份报告中都有这个问题?”

“我无法谈论之前作出的决定,但这份年度威胁评估非常直接地关注我们认为对美国和我们的国家安全最为关键的威胁。”加巴德回应道,“显然,我们知道环境中发生的事件以及它们可能如何影响(军事)行动。但我们关注的是对美国人安全和福祉的直接威胁。”CNN称,加巴德在回答中避免提到“气候变化”。

CNN此前曾援引国防官员和安全专家的话报道称,削减气候项目可能会使美国军队和军事行动面临风险。对此,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本月回应称,五角大楼“不会做有关气候变化的蠢事”。(责任编辑许朝)

(责任编辑许朝)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