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日前报道,日本海上自卫队最新一艘“响”级水声测量船“备后”号17日在冈山县玉野市的三菱重工海事系统公司玉野造船厂下水。
作为2025年日本海上自卫队下水的第一艘军舰,“备后”号水声测量船事实上却是一艘名副其实的“老舰”——“响”级水声测量船的首舰“响”号其实早在1991年就已经入列了。时隔34年后,“响”级水声测量船才迎来了姗姗来迟的第四名成员。那么,为何日本重新建造这种船舶?“备后”号水声测量船的性能又是如何?
“窃听风云”在水下上演
大家对于各国海军的主力战舰,比如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以及潜艇等都很熟悉,但是对属于海军辅助舰艇的水声测量船也许较为陌生。事实上,对于当今世界海军强国来说,集中了各类高技术装备的水声测量船却是不可或缺的舰种。
“响”级水声测量船采用小水线面双体船型。
所谓水声测量船,顾名思义就是测量声波在不同海区的水中传播特性和参数的海军辅助舰船。各国海军赋予水声测量船的主要任务和使命包括:测量和记录不同水文条件下不同海区的海洋噪声强度和分布,特别是己方潜艇预定活动的海域。从理论上讲,只要己方潜艇发出的噪声水平低于海洋环境的背景噪声,那么敌方潜艇以及其他反潜平台就很难发现己方潜艇。所以,了解和记录预定海域的海洋噪声情况对于己方潜艇的行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其次,水声测量船还可以对探测范围内的所有水面舰艇以及潜艇的噪声信号进行测量和记录。对于己方水面舰艇以及潜艇来说,能够通过水声测量船准确测试自身在不同海域、不同距离上的噪声信号,有助于采取进一步的降噪措施,提升声学隐身能力。而对于非己方水面舰艇以及潜艇,包括潜在对手以及第三方的舰艇,水声测量船则可以测量和记录它们的噪声声纹特征,并且录入到数据库中。当己方潜艇以及反潜平台探测到不明目标的噪声信号后,首先就会利用数据库进行声纹比对,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识别出这是哪国的某型舰艇,甚至可以精确到某一艘舰艇,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