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2024年,看到国内陆军为步兵班配备的PF-98式120毫米火箭筒,仍然让人耳目一新。这款大口径装备自20多年前列装以来,从来都不缺少关注和批评,但其地位始也始终都没动摇过。
▲PF-98式120毫米火箭筒服役时间不短了
很多文献提到PF-98是全球口径最大的火箭筒,其实并不是。俄罗斯在2007年推出了的125毫米RPG-28,才是这个领域的最大口径,后者的主要指标也基本都比PF-98要强一些,代价是重量更重。俄乌战争爆发后,RPG-28首次成规模参加实战,但由于俄罗斯陆军装备数量并不多,流出的资料就更少,就目前看到的来说,RPG-28表现中规中矩,不突出也不失败。而一个很明显的情况是,RPG-28以及其他火箭筒,用来攻击装甲目标的比例远低于预期。对手工事、火力点,甚至是不方便清缴的残敌,才是火箭筒的主要打击目标,这也恰恰解释了PF-98系列的特殊地位。
▲RPG-28(最下)和家族奇葩RPG-30(中间)
1989年定型的PF-89式火箭筒,是国内首次获得可靠的反坦克火箭筒,也是当时面对北方装甲洪流威胁的直接产物。PF-98一直被认为是PF-89的后续产物,也就是通过更大口径装药,获得更强的穿甲能力。问题在于,PF-98问世时国内面对的装甲威胁大减,各式国产反装甲武器也发展很快,这个理由有些牵强。最重要的是,PF-98的破甲火箭弹,使用比较简单的紫铜药型罩,破甲厚度仅800毫米。如果使用PF-89搭载的双锥度药形罩,破甲能力超过900毫米轻而易举。PF-98没有追求破甲极限,就证明其设计理念,是以火力支援为主,兼顾反装甲作战。
▲PF-98发射反装甲火箭弹
俄乌战争给国内武器发展带来很多触动,但并不是所有经验都能直接套用。俄乌双方从2014年开始关系变得很差,不过真正剑拔弩张也就是这几年,远不足以围绕分界线修筑大量永备工事。而国内在东北、东南和西南几个战略方面,都需要面对对手修筑几十年的坚固防线。空中和地面火力打击精度再高,也不可能彻底消除这些主体位于地下,仅露出地面几十公分的钢筋混凝土工事。便携式火箭弹使用灵活,但根本无法打掉这种目标,单兵反坦克导弹因为设计问题,也很难穿透60公分的钢筋混凝土防御工事。120毫米口径的PF-98,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绝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