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与SWIFT系统断开”的威胁,俄建立了替代性的金融基础设施,包括俄版SWIFT——金融信息传输系统(SPFS),以及俄国家信用卡支付系统(MIR)。SPFS可为俄三百多家金融机构和企业,以及来自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土耳其等国的二十余家机构提供服务。MIR信用卡则占据了俄约三分之一的信用卡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俄将融资和贸易渠道转向国内和非西方市场。由于进入西方市场受阻,俄罗斯调整发展战略,更加倚重国内资源和非西方市场。对内,俄积极开发金融市场资源,刺激国内投资,稳步推进工农业进口替代,大幅提升本地化生产水平,降低食品、技术和关键部件对西方国家的依赖。对外,俄立足安全需要构筑经济伙伴网络,在增强与主要贸易伙伴欧盟的经济捆绑的同时,大力开拓非西方市场,并与伙伴国家开展支付系统对接、本币结算等合作,尽量降低美元结算比例。
除了准备反制裁工具箱之外,俄罗斯应对经济制裁的底气还在于与世界经济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世界主要的能源、粮食、金属等大宗商品的出口国,俄罗斯已经深深卷入世界经济,成为全球供应链条的重要一环。这虽使俄经济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但同时赋予俄影响世界市场的有力筹码和防止被SWIFT“除名”的有效“武器”。
如果将俄踢出SWIFT系统,或对俄施加的其他制裁影响到能源和原材料交易,那么全球市场将受到连带影响,制裁发起者也将被制裁“双刃剑”伤害。这是美欧等西方国家迟迟不愿将俄罗斯彻底孤立的根本所在。基于上述原因,在常规的制裁条件下,俄罗斯的防范措施可以部分削弱西方制裁的效力。据俄总理米舒斯京透露,政府为在乌克兰的行动进行了几个月的准备,已经准备好应对西方制裁的经济后果。
然而,随着俄乌战事升级,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制裁战愈演愈烈。西方采取极端措施的威胁似乎正在走向现实。2月26日,美国与欧盟、英国和加拿大发表共同声明,宣布将在未来几天采取措施,将俄受制裁的银行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并计划制裁俄央行,使俄外汇储备“瘫痪”。未来不排除西方将出台更加严厉的制裁。一旦声明落地成为现实,俄罗斯将受到严重打击。(责任编辑:乔娇 TT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