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西方国家怎么划分
是按照全球的地理位置来划分的。
按照地理概念,人们在地球上划定了“子午线”以及“经线”和“纬线”,然后再来确定东南西北,以及所谓格林尼治标准时。
西方,普遍指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国家。指欧洲全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东方指地球(除极地以外)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指位于东亚的东亚文化圈国家。泛指亚洲,包括近东、中东、远东。来源于近代西方人“欧洲中心论”视角下的地理或政治名词。指冷战期间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统称。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哪些制裁
2月21日,俄罗斯宣布承认乌克兰东部两个共和国“独立”,触发美国、欧盟、英国、加拿大等各方相继出台多轮对俄“毁灭性”经济制裁,力度和广度超过以往。俄金融、国防、能源、工业、航空等支柱性行业遭到精准打击,相关部门和机构在美、欧等地资产被冻结,获取西方资金、技术、关键设备的渠道被关闭,部分机构使用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交易的能力受到限制。西方经济制裁的目标是在不动用军事手段的情况下通过外部施压,将俄罗斯与全球经济和金融系统隔离,进而影响俄经济和社会稳定,并以此遏制俄政府行动。随着制裁逐步升级,俄经济承受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自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以来,美国联合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上百轮经济制裁,多次威胁将俄踢出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切断俄与全球金融系统的联系。面对长期的资金和技术封锁,俄罗斯采取了系统性的反制裁措施,积极加强防御能力,构筑了一道“反危机防火墙”,经济安全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一方面,俄罗斯建立了防范危机的“安全囊”。俄政府坚持稳健保守的财政政策,严格控制预算支出,将大量油气收入转化为战略储备,积累了充裕的反危机资金。当前,俄黄金外汇储备总额将近6500亿美元,约为其GDP的三分之一,足以负担外债。一旦发生经济动荡,俄将利用这些储备支持居民和企业,维持基本的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
针对“与SWIFT系统断开”的威胁,俄建立了替代性的金融基础设施,包括俄版SWIFT——金融信息传输系统(SPFS),以及俄国家信用卡支付系统(MIR)。SPFS可为俄三百多家金融机构和企业,以及来自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土耳其等国的二十余家机构提供服务。MIR信用卡则占据了俄约三分之一的信用卡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俄将融资和贸易渠道转向国内和非西方市场。由于进入西方市场受阻,俄罗斯调整发展战略,更加倚重国内资源和非西方市场。对内,俄积极开发金融市场资源,刺激国内投资,稳步推进工农业进口替代,大幅提升本地化生产水平,降低食品、技术和关键部件对西方国家的依赖。对外,俄立足安全需要构筑经济伙伴网络,在增强与主要贸易伙伴欧盟的经济捆绑的同时,大力开拓非西方市场,并与伙伴国家开展支付系统对接、本币结算等合作,尽量降低美元结算比例。
除了准备反制裁工具箱之外,俄罗斯应对经济制裁的底气还在于与世界经济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世界主要的能源、粮食、金属等大宗商品的出口国,俄罗斯已经深深卷入世界经济,成为全球供应链条的重要一环。这虽使俄经济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但同时赋予俄影响世界市场的有力筹码和防止被SWIFT“除名”的有效“武器”。
如果将俄踢出SWIFT系统,或对俄施加的其他制裁影响到能源和原材料交易,那么全球市场将受到连带影响,制裁发起者也将被制裁“双刃剑”伤害。这是美欧等西方国家迟迟不愿将俄罗斯彻底孤立的根本所在。基于上述原因,在常规的制裁条件下,俄罗斯的防范措施可以部分削弱西方制裁的效力。据俄总理米舒斯京透露,政府为在乌克兰的行动进行了几个月的准备,已经准备好应对西方制裁的经济后果。
然而,随着俄乌战事升级,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制裁战愈演愈烈。西方采取极端措施的威胁似乎正在走向现实。2月26日,美国与欧盟、英国和加拿大发表共同声明,宣布将在未来几天采取措施,将俄受制裁的银行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并计划制裁俄央行,使俄外汇储备“瘫痪”。未来不排除西方将出台更加严厉的制裁。一旦声明落地成为现实,俄罗斯将受到严重打击。(责任编辑:乔娇 TT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