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地面武器发展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经过近三年俄乌军事冲突高强度对抗的实战检验,世界各国军方以及军工业对于未来地面作战的新形势和新特征开始有了更为具象的判断。
为了对付无处不在的无人机,各种奇形怪状的坦克出现在俄乌战场上。
坦克防御无人机手段仍在探索
从目前俄乌战场的态势来看,FPV自杀式无人机已经成为包括主战坦克在内的各类地面装甲战车的“头号天敌”。俄乌双方利用各自的多种渠道,都将大量廉价的FPV自杀式无人机投入到战场上,挂载五花八门的反坦克战斗部攻击对方的各类装甲战车。因此,双方地面重型装备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你以为是一个会移动的房子,其实一辆坦克。
为了对付来袭的FPV自杀式无人机,俄乌双方都绞尽脑汁,尝试了各种手段。最初,俄军在防御反坦克导弹攻顶的装甲顶棚四周挂上大量的铁链,保护炮塔顶部。但是,这一做法的防御范围极其有限,FPV自杀式无人机在飞手的操控下还可以攻击坦克的其他薄弱点。
接下来,俄军又开始在各类地面装甲战车上安装反无人机无线电干扰器,一般设置多根天线,对应干扰无人机遥控信号的不同频段。但这一做法属于双刃剑,在干扰敌方无人机的同时,己方无人机同样有可能受到影响。而且,反无人机无线电干扰器也需要额外持续提供大功率供电,其发射的不同频段无线电干扰信号也可能对己方车辆的无线电通信造成干扰。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光纤制导FPV自杀式无人机的出现,无线电干扰手段基本上已经无效了。再加上AI智能目标识别与锁定技术的加入,使得一名飞手可以同时操控几架FPV自杀式无人机攻击一辆主战坦克,大大提升了毁伤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反无人机的钢丝笼应运而生了,其属于装甲顶棚的全面进化版本,可以根据各型战车的总体外形进行定制化设计。根据作战效能的取舍,既可以将整个战车完全包裹,牺牲一部分炮塔转动射界以及丧失辅助武器的使用功能,也可以缩小钢丝笼尺寸,只保护战车的薄弱之处。目前,除了俄乌两军开始在大量的坦克、自行火炮以及装甲战车上安装反无人机钢丝笼外,已经确认同样采用这一手段的国家还包括以色列、越南等国。可以说,在没有更为有效的反无人机手段之前,很可能会有更多国家采用反无人机钢丝笼作为一种应急措施。
“豹”2 A-RC 3.0坦克换装了无人炮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