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月,我第一次去美国,看到的是一个自信、乐观的美国。但渐渐地,美国变了……”
在11月15日由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办的“美国大选后的中美关系与国际局势”研讨会上,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从自己三十年来对美国的观察讲起,深入分析了美国变化背后的逻辑以及产生的影响。
另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2月17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已在各州的选举人团会议中获得足够的选举人票,正式获得总统职位。对于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吴心伯教授在其演讲中也做了预测,认为中美关系会进一步探底,危机和冲突的风险也会增加,甚至会大大上升,因此,我们要为最坏的可能做好准备。
以下为演讲内容,观察者网整理,已经作者本人审定。
【文/吴心伯,整理/观察者网】
对于美国研究来说,特朗普回归,说明“特朗普现象”不是一个暂时的现象,也不是一个插曲,而是一个会带来重大变化的趋势。
接下来的问题是,在未来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美国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会有多快、能走多远?更重要的是,它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不能够仅仅拘泥于这次选举就事论事,也不能只讨论“特朗普现象”,我觉得需要在一个更大的时空背景里思考这个问题。
特朗普向支持者挥手致意图源:美联社
这三十年,我看到了三个不同的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