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晨枫】
12月1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表示,“美国不考虑将核武器归还给乌克兰”。沙利文这一表态源于此前美国《纽约时报》披露,美欧一些官员提议美国将苏联解体后从乌克兰带走的核武器返还乌克兰。加之英国《泰晤士报》在11月13日报道,如果特朗普撤消军援,乌克兰可能会在数月内自行研发出核弹。是否让乌克兰拥核,再次成为一个话题点。
支持乌克兰重新拥核的人们认为:乌克兰曾经是世界第三大核国家,现在重新拥核的话,只是恢复其历史地位。在乌克兰遭到入侵、国家面临核威胁的时候,重新拥核具有正当性,哪怕参与和签署了《防止核扩散条约》。
因为在1994年12月5日,美国、英国、俄罗斯、乌克兰签订《布达佩斯备忘录》的时候,其中规定俄、美英承认乌克兰、白罗斯、哈萨克斯坦成为《防止核扩散条约》的缔约国,并将其核武库存移交给俄罗斯,俄英美重申它们有义务不对乌克兰的领土完整使用武力或进行武力威胁,尊重乌克兰的独立、主权和现有边界。但乌克兰战争的爆发,意味着《布达佩斯备忘录》的安全保证全部破产,乌克兰自然不应该继续受到约束。
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乌克兰有能力、有原料、有技术、还有人才,大概率或者90%以上可能在短时间内造出核武。哪怕当前经济困难,恢复过去制造核武器的能力也无不可克服的困难。毕竟乌克兰拥有九个核反应堆,可供使用的反应堆级钚约有7吨,理论上这足以为生产甚至数百枚战术核弹提供原料。
但这些理由是牵强而且危险的。
1991年苏联解体时,乌克兰拥有1800枚核弹,176枚洲际弹导导弹(ICBM,可携带1240枚核弹),其中130枚是带有六个弹头的SS-19导弹,46枚是带有10个弹头的SS-24导弹;42架装备核武器的战略轰炸机(可携带336枚核弹)和564枚空射巡航导弹,是美俄之外世界上第三大核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