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军事 > 正文

量产歼20机头细节高清照曝光 工艺复杂精细(9/16)

保存图片 2016-10-17 10:28:59      参与评论()人
量产歼20机头细节高清照曝光 工艺复杂精细
量产歼20机头特写照曝光。
图集详情:

量产歼20机头特写照曝光,能从细节上看到战机是一种多么复杂的装备。量产型歼20战机经过机头修形达到了更好的升力系数。如果撇开发动机不说,那么歼20飞行性能的高低就完全取决于其气动布局,在这方面其比美俄四代机究竟如何呢?

四代机怎么设计?简言之就是在隐身的大前提下,升力尽可能大,阻力尽可能小,同时还要有过失速机动能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超机动性”)。无论美国的F-22还是俄罗斯的T-50抑或是我国的歼20都是依此原则来进行设计,但各家走的路又不尽相同。

隐身在这里就不说了。四代机要超声速阻力尽可能小(因为超声速巡航),同时亚跨声速升阻比要高(直接决定最大航程,三代机还可挂载副油箱弥补但四代机行不通),低速最大升力特性还要好。

简言之,无论是低速、亚跨声速还是超声速,都要有足够高的升力,但其实这三者之间又存在内在矛盾。而除此之外,四代机还要有过失速机动能力。

F-22的解决方法很简单,大推力发动机+矢量喷口就解决了上述所有问题。磕磕绊绊的T-50究竟如何解决,解决得如何现在还不好说。那发动机暂时不那么给力的歼20又怎样解决呢?

如今的歼20显然同时拥有鸭翼与边条翼,这说明成都所最终实现了>3的效果。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与三代机相比,就好像是从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二次)到三元三次方程的跳跃。

而成都所更厉害的地方在于,不仅第一次实现了“鸭翼+边条翼”的双升布局,而且还进一步采用了翼身融合体,从而实现了在进一步放宽纵向静不稳定度(提高升力)下的升力体(提高升力)鸭式(提高升力)边条翼(提高升力)布局,充分展现出中国人在航空方面的非凡智慧。

有很多网友觉得歼20的全动垂尾很高大上,其实在小编看来垂尾就是一个多余的东西,既增加重量还损失升力,更影响隐身。但目前的四代机都有垂尾,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其他方法能进行有效的偏航控制。

既然是个“多余”装置,那自然是越小越好,所以从F-22到T-50/歼20,垂尾面积缩小很多,根本原因就是后两者通过采用全动的方式获得了比前者(垂尾方向舵)更高的效率,从这一点来说,歼20和T-50无疑是要比F-22更先进的。

至于机头,从隐身角度出发,大家都削得见棱见角。有人说机头也能产生脱体涡,这点不假,但其脱体涡也经常与鸭翼产生相互干扰,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利干扰。因此,不能指望机头在气动方面有多大贡献,能不产生负面影响就是最好结果了。

美国人说,鸭翼最好的位置是在敌人的飞机上,所以其从未装备鸭式布局的战斗机,而ATF项目中鸭式布局方案也最早被淘汰。

可以说,美国人看到的是鸭翼的短处,所以另寻他途。欧洲人的鸭式布局实践只停留在了三代半战斗机阶段。

而唯独中国人看到了鸭翼的长处,并且扬长避短,结合边条翼、翼身融合体、全动垂尾等诸多创新,造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鸭式布局四代机,使歼20在拥有最复杂气动外形的同时也获得了现有条件下最优的飞行性能。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Sorry for the inconvenience.
Please report this message and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to us.
Thank you very much!

URL: http://military.china.com:8080/11103358/20161017/23776306_8.html
Server: cms-8-251
Date: 2025/07/07 08:30:36

Powered by China
China
扫描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