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2019年工业经济“半年报”发布,中国制造有喜有忧。
稳:上海、苏州透露的积极信号
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处于全年增速预期目标上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高于工业。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23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介绍,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9个行业生产保持增长,半数以上行业增长加快,尽管月度数据受一些客观因素和上年同期基数影响出现一些波动,但都没有影响平稳运行的大局。
例如在装备制造业,上半年增加值增长6%,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专用设备、仪器仪表等行业发展态势较好;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一些新兴产业保持高增长,3D打印设备、服务机器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等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工业新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中国6月份广义乘用车零售销量180万辆,同比增长4.9%,为13个月来首度同比上升。"这是非常关键的正信号",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表示。
制造业投资总体低迷,但仍有亮点。辛国斌介绍,上半年上海的工业投资增幅保持在17%左右,生物医药、绿色化工、汽车制造等领域投资增幅更是达到了将近50%,有的还超过50%。苏州工业投资增长了13.2%,其中技改投资增长了18.4%。
“这两个城市对中国来说都具有标志性意义,所以这两组数据也预示着今后的发展会有一个很好的基础支撑”,辛国斌说。
工信部认为,下半年影响工业经济运行的有利因素和困难风险交织并存,回升动力和下行压力并存,实现全年6%的增长目标仍需付出巨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