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美国媒体开始报道,搭载四台中国产涡扇-20的运-20B,开始批量下线的消息,并配上一些未被证实的资料作为佐证。消息传到国内后,舆论顿时为之欢欣鼓舞。这也确实值得兴奋,因为运-20B量产就意味着,国内最后一款依赖俄罗斯供应核心零部件的主力装备,步入全部国产行列。
▲之前就有运-20搭载涡扇-20测试的消息
国内自90年代初期,从俄罗斯采购苏-27SK、米-171等装备开始,连续30年从北方购入自己所需的各式武器/零件,尽管总体趋势在2008年之后一路下滑,但几款关键武器/零件采购却持续了很长时间。像米-171系列直升机,2019年又下单进口了近100架,前后超过30年;俄制AL-31F系列航发,则至今仍然是中国战斗机队伍的主流动力,涡扇-10直到几年前才真正取而代之。相比于这几年涌现的大批国产装备,这几款俄制武器/零件,并不能真正影响到大局,但其本身对国内发展相关装备,组建相应作战体系又确实存在直接作用。些许性能的不契合以及交付速度不合适,更是产生了肉眼可见的负面效果,这一点在运-20A身上分外明显。
▲搭载AL-31F的歼-10B
2007年初步敲定后来又被放弃的中俄伊尔-76/78军购,直接促进了国产运-20的问世,但当时国内并没有合适的动力,最终走的还是从俄罗斯采购的经典路线。D-30-KP2这款原本装备伊尔-76的动力,后来成为运-20试飞和早期运-20A生产的基础。与此同时,最新一代的轰-6K以及其亚型,也都搭载了D-30-KP2。换句话说,在前几年外界为运-20和轰-6K机队欢呼时,两者生产都还依赖俄罗斯供应发动机。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运-20A由于动力不足,载重只有55吨,无法运输99A主战坦克。而一旦D-30-KP2的交付出现波折,那么两款战略武器的量产都会被耽搁。
▲轰-6K系列搭载的都是D-30-KP2
事实上,在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就已经停止供应D-30-KP2,以将全部产能满足前线需求。中国在2009年到2016年间,五次向俄罗斯下单采购D-30-KP2,截止2020年夏季一共交付463台。考虑到2022年初战争就爆发,国内即使2021年下单也无法收到货,463台应该就是目前运-20和轰-6K/J/Z的动力数量极限。扣掉两款战机原型机的消耗,以及轰-6K/J/Z搭载的数量,运-20A极限数量不会超过80架,考虑留有余量的话,60到70架是比较合理的数字。换句话说,如果国产航发没有补上位置,运-20的生产就将到此戛然而止。
▲运-20A数量不少,但还不足以满足国内需要
70架运-20A听起来是支相当不俗的力量,俄罗斯空天军也不过就70多架伊尔-76,单机性能比起运-20A还要差一些。然而,一方面,空天军本身还在量产全新的伊尔-76-90A,交付数量已经超过10架;另一方面,其不仅有20多架体型更大的安-124作为支援,而且还有近20架伊尔-78。国内则既没有类似安-124的超重型运输机,刚刚兴起的空中加油体系也是嗷嗷待哺,急需运油-20的补充。因此,仅仅70架运-20A根本无法满足需求,从长远计,运-20的发展必须继续,这就是涡扇-20最关键的作用。
▲运油-20机队也急需扩大
国内在几年前才刚刚完成涡扇-10的全面铺开,彻底取代俄制AL-31F,假如没能做到这一点,在2022年俄乌开战后,歼-20、歼-10的生产势必受到影响。如今涡扇-10走在前面,涡扇-20紧随其后,两款国产发动机量产,意味着相应机型的生产,再也不受外购动力的影响。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国内这些年竭力发展国产军工生产体系,力求不受外界波动干扰并非杞人忧天。当然,推力比D-30-KP2高一截的涡扇-20,在搭载到涡扇-20B上后,也意味着其能搭载99A进行战略机动,实现空军、陆军更高水准的跨战区联动。
▲歼-20作为顶尖装备,动力升级的步伐很快
唯一有点尴尬的是轰-6K/J/Z。随着俄制D-30-KP2中止交付,剩余库存已经寥寥无几,战争即使结束后,国内也不太可能再继续引入,轰-6K/J/Z的量产自然难以为继。用涡扇-20取代D-30-KP2理论上是最好的办法,但前者加粗的“身材”,意味着D-30-KP2必须再进行大改,对内部空间进行大幅调整才能容纳,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还有一个选择是涡扇-18,这款发动机是国内直接仿制D-30-KP2的型号,推力差不多,但体型和重量更有优势(D-30-KP2毕竟是早年作品,用现代技术优化并不困难)。
▲搭载新动力后,轰-6Z之后应该还会再出新型号
唯一的问题,是涡扇-18只有轰-6K/J/Z这一个用户,其本身的服役规模已经相当可观,为其后续生产单建一条生产线,成本上有点高。相比之下,涡扇-20集中生产的效果更好,更出色的性能也能赋予轰-6K/J/Z更优秀的性能,只是时间稍长一些。而无论涡扇-18还是涡扇-20,国内提前多年的未雨绸缪,都使得在D-30-KP2供应中断后,不至于无发动机可用,区别只是怎么用更好。(责任编辑:傅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