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日本出资出力在印太地区打造所谓网络防御预警情报网,目的是通过基础设施援助、人才培养培训等方式,将美国、日本等针对网络作战的标准、设备和设计,推广到东南亚国家和太平洋岛国,将其纳入美日等网络作战体系,甚至打上排他性标签。目前,日本已开始在日美澳印四方安全对话机制中推动建立网络防御“共同原则”,并以此为基准推广构建印太地区情报网络,打造符合日本意图的情报预警体系。同时,日本计划在2024年后引入“主动网络防御”机制,将网络防御扩展为包括监视预警、防御和反制为一体的网络作战,目前正在着手相关立法工作。
强化“主动网络防御”机制
实际上,“主动网络防御”并非新概念,日本在2022年12月新修订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安保政策文件明确指出,自卫队将加速构建“主动网络防御”机制。所谓“主动网络防御”,指日本有关部门常态化巡逻网络空间,提前发现可疑威胁,依据相关权限采取瘫痪攻击源数据等反制措施。这与日本当前虽口头称坚持“专守防卫”战略,却转头成体系发展所谓“反击能力”的思路一致,其本身已超越防御范畴,是“先发制人”作战思路在网络空间的延续和体现。近年来,日本自卫队采取多种措施,为构建“主动网络防御”机制提供基础条件。
在政策设计上,新修订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安保政策文件,明确强调自卫队要强化网络防护能力建设,构建与美欧同等以上水平的网络安全能力等,并将网络作战能力列入未来10年自卫队七大支柱能力之一,予以重点发展。
在力量编制上,2022年3月,日本大幅扩编专门开展网络攻防任务的网络防卫队,预计2023年度由890人扩充至2230人,2027年度前扩充至4000人左右。今年7月1日,日本防卫省在大臣官房新设负责应对网络攻击的参事官一职,在整备计划局新设“网络整备课”,健全力量和指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