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枪声四起,原本的战斗队形受到严重冲击。关键时刻,赵小龙沉着冷静,快速研判现场态势,指挥各组展开反击。
火力组使用车载武器及迫击炮等进行反击,工兵组借助无人爆破车,以人工混合爆破方式开辟通路,卫生员同步开展紧急救治并将“伤员”及时后送……在重火力掩护下,打击组迅速借助开辟的通路展开冲击。一番激烈战斗,他们终于冲破“敌”包围圈。
“随机设置的特情,是对我们作战能力的考验。”谈及演练感受,走下演训场的赵小龙说,这让他们更清楚地看到,夜间战斗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下一步,他们将针对暴露的问题制订措施、开展强化训练,推动整体作战能力不断提升。
海军航空兵某团运用仿真系统提升训练水平
险难保障课目实现常态训
头戴VR设备,操纵“虚拟手臂”拆装着陆灯……7月25日,在海军航空兵某团模拟训练室内,参加新员集训的机械师戴聿和战友正使用仿真训练系统,围绕某特种机关键部附件进行拆装训练。训练室管理员余兴彬根据实时显示的数据,及时对官兵操作动作进行规范指导。近段时间,该团引入仿真训练系统辅助官兵开展实操训练,取得良好效果。
“前期,我们围绕新装备战斗力生成进行了积极探索。因受现实条件制约,涉及飞机关键部附件的拆装训练未能常态化开展,一度影响了保障能力提升。”该团领导介绍说,为此,他们积极联系科研院所和厂家进行研讨,决定合力研发仿真训练系统,辅助官兵开展相关课目实操训练。
经过一段时间探索,一套功能完备、适应性强的仿真训练系统研发完成,并于前不久被应用于官兵日常训练。模拟弹药挂装训练现场,军械员陈阳春正借助这套系统进行训练。只见他按照操作顺序将各保险销组拔下,尔后关闭舱门,并观察指示灯状态……一系列娴熟的动作后,电子显示屏上弹出“深弹挂装合格”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