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训练持续进行,多种特情接踵而至。数据回传中断,分队长迅速切换通信方式;红外屏幕突然布满“雪花”,战位长及时外接显示屏……面对多种考验,各战位官兵密切配合、见招拆招,实现全时稳定跟踪。
走下演训场,官兵顾不上休整,随即展开复盘总结。他们依据高温条件下采集的装备运行数据,分析故障隐患、查找薄弱环节、完善方案预案,不断练强实战硬功。
据了解,下一步,该总站将持续开展高温环境下适应性训练,最大限度挖掘装备技战术潜能,确保部队随时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武警天津总队某支队——
挑战极限提升“耐热指数”
■唐琛镒 彭宏雨
炎炎夏日,气温飙升。武警天津总队某支队野外驻训场上,官兵头顶烈日,展开一场实战化抓捕演练。
“百炼方能成钢。高温环境下组织军事训练,是对官兵身体素质和战斗意志的磨炼和考验。”该支队领导介绍,他们把炎热酷暑作为练兵“磨刀石”,锤炼官兵恶劣环境适应能力,检验各类装备器材在高温条件下的性能,提升部队综合作战能力。
一次,该支队组织抓捕演练,“歹徒”在山林复杂地形中逃窜,由于气温过高,个别追捕官兵逐渐体力不支。最终,演练以失败告终。
为强化官兵复杂环境下综合作战能力,该支队立足夏季高温气候特点与部队担负任务实际,组织开展专项热习服训练,通过科学制订梯次训练计划,逐步增加官兵高温环境下训练强度与训练时间,让官兵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心血管功能不断增强。通过对官兵生理指标进行监测,在人体生理耐受范围内引导大家挑战极限,稳步提升“耐热指数”。
笔者在训练现场看到,官兵背负重达几十公斤的战斗装具全力奔跑,很快身体各项指标达到峰值。指挥员根据官兵生理指标适时组织休息,让大家摄入适量盐水,补充体力,降低体温,同时进行思想动员,鼓励大家不畏艰苦、连续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