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红色经典电影中的少年英雄

    2023-06-04 09:51:01 来源:解放军报

    红色经典电影中的少年英雄

    图片制作:游超艺

    “自古英雄出少年”,许多红色经典电影聚焦革命战争年代挺身而出的少年英雄。

    1954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鸡毛信》公映。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团长海娃冒着生命危险,将一封装有紧急情报的鸡毛信送达八路军部队的故事。影片以海娃送信路上的危险遭遇为线索,故事充满曲折,采用旁白解说和字幕,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观影需求。为处理好“儿童”与“革命战争”间的关系,影片没有过多表现战争的残酷,而是将重心放在对海娃个性的塑造上。主创者受访时曾说,一切行为都应紧紧从小孩的性格特征出发,不要“大人气”,不能塑造成“小干部”。所以在影片中,当海娃碰到敌军时,他机智地将信件藏在羊尾巴下;躲过敌人搜查后,他高兴得又蹦又跳。这些情节,都有力地塑造了这个机智勇敢却又稚气未脱的小英雄形象。影片于1955年获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优胜奖。鲜为人知的是,海娃其实有原型。时年14岁的秦玉根深入敌后,化装侦察,他送鸡毛信的惊险经历曾在晋绥边区广为流传。

    1963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小兵张嘎》公映。嘎子的原型之一韩志诚,十三四岁就当上了侦察员,是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小英雄。影片以抗日战争时期的白洋淀地区为背景,讲述了张嘎从一个调皮天真的少年成长为机智勇敢的侦察员的故事。“嘎”在河北方言中用来表示孩童调皮、机灵,这也是张嘎鲜明的性格特点。主创者在挑选嘎子的扮演者时十分严格,要求扮演者一定要有一股“嘎”劲。几经周折,主创者才找到“嘎子”。在嘎子与胖墩摔跤的经典剧情中,主创者找了一群小朋友围观鼓劲儿,再加上不远处嘎嘎叫的鸭子,场面真实自然,极富生活气息。电影公映后,淘气倔强的嘎子广受孩子们的喜爱。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