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俄罗斯的孩子也上战场 18岁少年命丧前线!18岁是如黄金般珍贵的年龄,正值青春,许多孩子即将迎接高考。然而对不少俄罗斯青少年而言,这个年纪却已踏上战场,甚至殒命沙场。据BBC统计,从开战至今,尤其是在2023年秋季以后,俄乌战场上俄方阵亡人数估计达百万,其中有245人年仅18岁。
父母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大,却转眼命丧前线。这背后的原因之一是俄罗斯征兵范围覆盖18岁至38岁以上。大量18岁的少年被送上前线,很大程度上受到“特别军事行动”宣传的影响。近年来,俄罗斯教育风格彻底改变,从中小学开始便开设专门课程灌输爱国情怀,讲授“特别军事行动”,并教授投掷手榴弹、使用枪械等技能;高中阶段更是设有系统的军事课。前线归来的士兵也不断走进校园,向学生讲述前线经历,宣扬为国捐躯、为国而战的信念。整个俄罗斯学校教育与过去相比,已大幅转向。
在这种氛围下,许多人满怀爱国热情,把奔赴战场视为保卫祖国、与“邪恶的乌克兰人”斗争的神圣使命,毅然参军。不仅中学、大学低年级如此,就连幼儿园也常让孩子们画一幅画,寄给前线的“叔叔”们,鼓励他们英勇作战、保家卫国。这种教育全面塑造了今日俄罗斯的社会氛围。俄罗斯原本就继承了前苏联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传统,再加上战争爆发,俄罗斯人又是公认的好战民族,于是孩子们热血沸腾:毕业以后不上大学,直接上战场,成为一部分人的选择。
还有一部分人则是出于无奈,因各种事由被迫从军。例如一名18岁的少年,家住西伯利亚,他大学辍学后流落街头,曾抢劫一家商店并当场被捕。认罪之后,摆在面前的两条路是去修路做苦役或参军上战场,他最终选择了后者,结果命丧前线。家人认为,警察用“上战场还是进监狱”的选择题把他逼进了军营。一些俄罗斯人觉得上战场还能拿点钱,进监狱却什么也捞不着,而且说不定最后仍被押去前线,于是索性参军。还有些人因为政府给奖金,找不到工作干脆去前线打仗。
这就是俄罗斯的现状:虽然不能说是全民皆兵,但18岁的孩子也上了战场。这背后反映出俄罗斯虽未正式全面动员,国家机器却已全速运转。一旦把中小学教育、宣传体系统统纳入战争轨道,再想让它停下来就极为困难,因为这已经是一套完整的体系,许多人也在其中受益。前线士兵伤亡惨重,数字仍在攀升。战争一旦爆发,就像链条牵动整部机器,运转起来后即使最初喊打的人想停,也未必能按停这部机器。事物的运行自有其惯性规律。(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