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9个字回应中方阅兵邀请 意在改善韩中关系!韩国外交消息人士透露,中方已通过正式渠道询问韩国总统李在明是否出席9月3日的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韩媒直接使用了“中方邀请李在明”的表述,暗示这可能不仅是一次礼节性询问,而是一份特殊邀请。
对比中国外交部对特朗普访华传闻的冷淡回应,谈及韩国时却明确表示“正与各方保持沟通”,这种态度差异耐人寻味。李在明在7月3日的记者会上回应称:“将尽快改善韩中关系”,同时强调要以牢固的韩美同盟为基础。
美国的态度仍然会极大程度左右韩国决策。尽管如此,李在明强调“尽快”两字,被不少人视为有意把握这次访华机会。对于一个刚上任不久的总统来说,能在重大国际场合与中国领导人面对面沟通,比电话外交更具实质意义。
然而,韩国内部对此持保留意见。2015年朴槿惠顶着压力参加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提振了支持率并促使中韩关系回温。继任者文在寅试图修复双边关系,但其努力受限于结构性因素。尹锡悦政府上台后,韩国外交路线出现明显转向,表现出对华强硬姿态。
如今尹锡悦遗留的“亲美疏华”政策余温尚存,而李在明寻求的“实用外交”则希望发展中韩、韩朝、韩俄等关系。此次阅兵式普京也会出席,因此对李在明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在美国全面遏制中国的背景下,韩国很难维持之前的平衡策略。
特朗普近期频频对华示好,在伊以停火后公开表示“中国可继续进口伊朗石油”,并在北约峰会联合声明中删除涉华负面内容。特朗普还将率商务代表团访华,表明其对华贸易战策略已转向务实。从这些迹象来看,或许特朗普对中韩关系的回温并不是多加阻拦,关键在于搞明白特朗普的想法。
2015年朴槿惠处理类似困局时,先高调宣布访美行程,再“顺道”参加北京阅兵,既保全韩美同盟体面,又收获中韩自贸协定等实质利益。但朴槿惠的处理方式李在明无法完全照抄,毕竟当下形势已不同。军事上,中国第三艘航母即将服役;经济上,韩国对华贸易顺差连续收窄,急需重启中韩自贸协定升级谈判。
李在明在竞选时承诺“优先修复中韩关系”,若错失93阅兵这个绝佳窗口,下一次可能是10年后。李在明面临的难点是,虽然国内保守派因连续两任总统遭弹劾而势力大减,但传统亲美势力仍控制着外交安全部门关键岗位。执政党内部对“政治清算”的担忧加剧了分裂局面,任何偏离韩美同盟路线的决策都可能触发激烈反弹。
李在明若轻易接受邀请,可能被批评“背离韩美同盟”;若拒绝,则坐实其“对华缓和政策只是空谈”。眼下真正的悬念在于:特朗普是否会敲定访华行程?若成行,李在明几乎必然跟随;若美国代表团缺席,韩国可能派遣总理或外长级官员出席,既回应中方善意,又给美国留足面子。“尽快”二字已经暴露了韩国在时代变局中的焦虑与机遇。(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