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外交部视频《回家》让人泪目 撤侨行动展现祖国关怀

2025-06-24 10:03:12 来源:葫芦娱乐工作室

外交部视频《回家》让人泪目 撤侨行动展现祖国关怀。2025年6月,外交部发布了一段名为《回家》的撤侨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关注。这段8分钟的视频以纪实手法记录了我国在海外紧急撤侨行动中的感人瞬间,展现了祖国对海外公民的关怀与保护,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

外交部视频《回家》让人泪目

视频开篇以急促的警报声切入,画面中非洲某国首都街头硝烟弥漫,枪声此起彼伏。我国驻当地大使馆内,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热线电话,领事保护专员快速记录每一位求助公民的信息。镜头切换到机场,飘扬的五星红旗下,外交官们手持扩音器组织侨胞有序登机。一位白发老人颤巍巍地掏出护照时哽咽道:“看到国旗就踏实了。”这一幕成为视频中最经典的画面之一。

外交部视频《回家》让人泪目 撤侨行动展现祖国关怀

此次撤侨行动共调动民航包机12架次,海军舰艇2艘,历时72小时成功撤离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2186名中国公民。视频中特别收录了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通宵制定撤离路线的场景,桌面上铺满地图和应急预案,咖啡杯旁摞着啃了一半的干面包。有外交官在接受采访时说:“每个数字背后都是鲜活的生命,我们必须争分夺秒。”

外交部视频《回家》让人泪目 撤侨行动展现祖国关怀

视频创新性地采用了多视角叙事,除官方记录外,还穿插了侨胞手机拍摄的珍贵画面:战火中高举的国旗、机舱里突然响起的《我和我的祖国》合唱、军医在颠簸的甲板上为孕妇接生等场景。网友发布的撤侨现场视频与外交部内容形成呼应,获超百万转发,网友留言“祖国接你回家不是口号,是行动”。

外交部视频《回家》让人泪目 撤侨行动展现祖国关怀

这段视频首次公开了外交系统“全链条撤侨”的工作细节,从风险预警、应急响应到善后安置,展现了我国领事保护机制的成熟。视频中一个细节引发热议:某中资企业驻地遇袭时,30名员工靠大使馆提前配发的应急包坚持到救援抵达,包内国旗被展开挂在楼顶作为识别标志。这既彰显国家实力,也体现“以人为本”的外交理念。

外交部视频《回家》让人泪目 撤侨行动展现祖国关怀

亲历者回忆了撤侨过程中的温暖瞬间。留学生小林描述:“武装分子封锁道路时,是外交官举着国旗步行三公里来接我们。”视频中,当撤侨专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一位中年男子跪地亲吻跑道的画面让无数观众泪目。心理学家分析,这种情感爆发源于“国家认同感的安全投射”,当人身安全受威胁时,祖国成为最强大的精神依托。对比2011年利比亚撤侨的影像资料,《回家》视频更突出技术赋能。无人机航拍显示智能调度系统如何规划最优撤离路线,生物识别技术加速人员核验,5G视频通话让家属实时确认亲人安全。军事专家指出,这反映我国海外利益保护能力已实现质变。

视频末尾列出了2000年以来我国实施的37次撤侨行动数据,用事实驳斥了西方所谓“作秀”的质疑。这段视频发布正值暑期出境游高峰,外交部借此强化领事保护宣传。在各大机场出境大厅,新版《海外安全提醒》动画短片中植入了《回家》的经典镜头。旅游博主实测发现,通过“外交部12308”APP一键求助功能,海外遇险时可自动推送定位至最近使领馆。这种“科技+外交”的创新模式,正在重构领事保护的服务形态。从传播效果看,《回家》突破了传统宣传片的叙事框架。腾讯视频数据显示,18-35岁年轻观众占比达67%,弹幕中“此生无悔入华夏”的留言刷屏。视频成功将国家叙事转化为个体情感共鸣,通过“小家”与“大国”的命运交织,完成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柔性表达。正如视频结尾那句“无论你在世界何处,祖国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这既是庄严承诺,也是14亿中国人的共同信仰。(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