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德黑兰爆发大规模反美反以抗议 民众愤怒情绪高涨!2025年6月20日,伊朗首都德黑兰地铁站爆发大规模集会,民众高呼“美国去死”、“以色列去死”等口号。此前一周,以色列对伊朗发动代号“狮子的力量”的军事打击,造成至少430人死亡、3500人受伤,包括革命卫队高级指挥官及核科学家,直接点燃了民众的愤怒。
集会中,焚烧美以国旗、踩踏旗帜成为普遍行为,象征对两国政策的彻底否定。部分示威者身披白色裹尸布,呼应什叶派“殉道复仇”传统,表达决战决心。多地出现民众携子女游行,传递代际抗争意识。
集会背后有三大驱动因素:一是报复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以军连续空袭伊朗东阿塞拜疆省、克尔曼沙阿省军事目标,造成革命卫队成员死亡及平民恐慌。民众要求政府强硬回击,高喊“血债血偿”、“与政府站在一起”等口号。二是对美历史积怨的爆发。长期制裁和近期美军“午夜之锤”行动打击伊朗福尔多等核设施,被伊朗谴责为“战争罪”,进一步激化矛盾。三是政权引导的民族主义。政府通过宣传将冲突塑造为“卫国战争”,议会议员公开焚烧美国国旗并威胁使用核弹。总统佩泽希齐扬亲临6月22日德黑兰集会,强化官方与民众立场的一致性。
国际社会对此反应分裂。中东国家如也门、伊拉克民众上街支持伊朗,谴责美以“侵略霸权”。黎巴嫩真主党威胁扩大冲突范围。西方内部也出现分歧,纽约民众举“美以不准开战”标语抗议,但仍有25%美国人支持打击伊朗。东亚方面,日本民众游行声援伊朗,高举“打倒特朗普”旗帜。
局势走向存在潜在风险。伊朗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若实施将导致油价飙升至300美元/桶。以色列日均防空成本达3亿美元,库存拦截弹仅够支撑10-12天,经济消耗战持续。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称不排除拥核自卫,若核设施再遭袭可能加速核武研制。俄罗斯公开支持伊朗和平核能权利,并提供技术援助抗衡美以压力。
外交窗口期成为关键。特朗普设“两周谈判期限”,暂缓军事行动但向关岛部署B-2轰炸机。伊朗要求美欧公开谴责以色列、解除制裁,否则拒返核谈判。未来两周将成为避免全面战争的关键窗口。若美伊无法通过外交缓解对峙,中东恐陷入“军事报复-经济崩溃-人道灾难”的恶性循环。(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