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加拿大总理卡尼在七国集团(G7)峰会主席国总结中再次涉及中国议题,在台湾、南海、东海等问题上发表不当言论,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和“市场扭曲”,干涉中国内政,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坚决反对,并已向有关方面提出严正交涉。
郭嘉昆指出,当前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破坏因素是“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如果G7真心关心台海和平,就应该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明确反对“台独”,支持中国统一。他还提到,东海和南海局势总体保持稳定,G7应尊重地区国家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的努力,停止借涉海问题挑动地区国家关系,加剧地区紧张局势。此外,所谓中国“市场扭曲”和“产能过剩”的说法完全是伪命题,G7以此为借口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实质上是在遏制打压中国产业发展,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
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卡尼的总结延续了西方一贯的对华负面叙事和对抗思维,缺乏新意和建设性。这份总结表面上关注亚太安全、台海、东海、南海等议题,实际上充满偏见地指责中方,不仅没有缓和摩擦的意图,反而刻意制造危机、混淆视听,试图将自身在地区制造动荡的责任推给中国。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G7峰会期间也对中国进行了批评,称中国无视全球贸易规则,提供大量补贴扶持本国企业,将稀土主导地位武器化并向全球市场转移过剩产能。她呼吁G7实现关键供应链特别是原材料的多元化,共同应对所谓的“非市场政策和行为”。欧洲新闻网评论称,冯德莱恩的指责似乎是为了迎合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议程。美国“政治新闻网”则报道,冯德莱恩鼓励美国总统与盟友联手解决中国所谓的“贸易失衡”问题,而非对盟友征税。
郭嘉昆就相关言论回应称,中国产业发展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供链体系、充分的市场竞争和丰富的人力优势,而不是靠补贴。他强调,当前欧盟正着力促进经济增长和提升竞争力,需要摒弃双重标准,更多开放合作。近年来,欧盟不断出台产业政策,提供大量补贴扶持欧洲企业,甚至公开提出优先购买欧洲产品。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2030年间,欧盟将提供超过1.44万亿欧元的各类补贴,截至2024年已实际发放超过3000亿欧元。关于稀土问题,郭嘉昆重申,考虑到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中方依据本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采取相关举措,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不针对特定国家。中方愿同有关国家和地区继续加强出口管制领域对话合作,维护世贸组织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经济秩序稳定。
李海东认为,G7在看待国际经济事务时明显带有联盟化的思维,展现出浓厚的冷战色彩。他们并不是以互惠互利、全球联结的视角看待问题,而是从“我们对他们”的立场出发,将经济问题泛安全化和地缘政治化。(责任编辑:张小花 TT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