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强调“未参与行动”,但美军撤离中东非必要人员的动作暗示了默许态度。这种“战略模糊”折射出美以关系的复杂性:特朗普政府需要以色列制衡伊朗,又不愿被拖入全面战争。美国拒绝提供B-2轰炸机和重型钻地弹,既限制了以色列打击福尔多地下设施的能力,也为后续外交斡旋留下转圜空间。
伊朗面临两难抉择:大规模报复可能招致更猛烈打击,忍气吞声则政权威信扫地。德黑兰的选项包括激活真主党火箭弹饱和攻击、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甚至袭击美国驻军基地。更危险的是核竞赛加速——遭遇打击反而会强化伊朗拥核决心。以色列国防军已提升战备等级,铁穹系统面对多线攻击时拦截率或降至50%以下,平民伤亡风险陡增。
这场突袭犹如在钢丝上点燃炸药桶,其冲击波将远超两国范畴。当军事逻辑碾压外交智慧,当先发制人取代危机管控,中东正滑向全面冲突的深渊。今夜爆炸的不只是伊朗的核设施,更是整个地区的和平框架。在复仇与反制的死亡螺旋中,没有真正的赢家。(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