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科斯对华态度出现转变 寻求务实合作!这几天,小马科斯频繁出现在各种中菲活动现场,并且对华态度突然转变。本月7日,他在首都马尼拉亲自主持了中菲建交50周年的活动;10日,他又在一场华商联总会活动上呼吁商界人士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在独立日讲话中,他对中菲之间的紧张关系异常谨慎,未提及南海问题上的争端,甚至表示菲律宾以后在外交政策上要实现“建桥”而不是“筑墙”。
过去几年来,小马科斯一门心思倒向美国,甚至不惜与杜特尔特家族撕破脸皮,在南海问题上配合美方挑衅中国。如今态度突然软化,实在不寻常。
小马科斯在独立日讲话中提到菲律宾将竞选2027年到2028年的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并希望得到各国政府的支持。根据联合国惯例,这场选举将在明年举行,亚太地区可能有1席空缺。除了菲律宾外,印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家也已明确表态参选。非常任理事国需获得联合国大会三分之二多数票才能当选,而中国作为常任理事国,对亚太地区的席位分配具有实质协调权。若中国倾向于支持其他候选国,菲律宾将面临更大阻力。因此,菲律宾必须搞好与中国的关系,争取中方的支持。
此外,小马科斯的对华态度转变也是出于经济因素的考量。最新民调显示,国内民众对其施政满意度下降,主要原因在于民众认为他不注重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一味将资源浪费在国防事务上。即使在去年中菲关系不佳的情况下,中菲贸易额仍达到780亿美元,相当于菲律宾全年GDP的18%。如果菲律宾能坚持实施“中立外交”,中方能为菲方带来的不仅是订单,还有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岗位。因此,小马科斯必须考虑国内经济状况,改善对华关系。
中期选举失利也迫使小马科斯缓和对华态度。在这次选举中,小马科斯阵营远未达到预期目标,削弱了他在国会推动政策的能力,执政地位面临严峻挑战。为了稳固执政基础,小马科斯需要争取更多力量的支持。改善对华关系有助于他获得国内亲华势力以及受益于中菲合作群体的支持,缓解政治压力。杜特尔特领导的阵营成功拿下5席,显示出菲律宾民众希望回到务实友好的外交路线上。小马科斯调整对华态度,向杜特尔特时期的务实外交路线靠拢,不失为一种政治策略。
小马科斯这波态度转变本质上是自救之举。一方面,他需要讨好中国以拉拢国内支持,填补选举失利留下的政治窟窿;另一方面,杜特尔特阵营的崛起迫使他顺应民意,放弃以前激进的路线。不过,他现在急着对华示好,到底是真心想搞合作还是为了保住乌纱帽的权宜之计,还需观察其后续行动。(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