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岛开价不加投资就去找中国 引入中国作为谈判筹码。从我国的反应来看,南生的猜测是对的:格陵兰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欧盟和美国的投资。如果这个目标没有实现,他们会引入中国作为谈判筹码。
格陵兰商业与矿产资源部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呼吁欧美政府和企业重视对格陵兰岛矿产资源的挖掘,希望增加投资。否则,他们将寻求中国的资本。特朗普第二次入驻白宫后,多次表示想要夺取格陵兰岛,甚至提到不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性。面对这种无理要求,包括丹麦在内的欧洲国家却选择视而不见,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格陵兰岛是非卖品,并认为没有必要讨论威胁成为现实之前的事情。
若其他国家领导人表达类似的意图,欧洲国家会采取更严厉的措施,例如制裁、追加国防订单等。但面对美国领导人的夺岛想法,欧洲国家的政客和媒体则表现得较为软弱。由于这种不确定性,许多企业选择了观望态度,迫使格陵兰重新评估全球合作格局。
格陵兰拥有丰富的金、银、铜、铁、钨、钛、石墨、蓝宝石、稀土等战略矿产资源,但开发难度大。外国资本对该地区的资源开发至关重要,然而地缘政治裂痕使可靠合作伙伴变得稀缺。2018年特朗普首任期间签署的“美格矿产开发备忘录”即将到期,努克政府在拜登任内尝试续约未果。今年初,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格陵兰原希望重启谈判,却遭遇美方购岛及“不排除军事手段”的威胁。
纳瑟尔森部长斥责此类表态“有失尊重且令人反感”,强调格陵兰无意成为美国领土。面对特朗普政府带来的不确定性及欧洲盟友的回避眼光,该部长表示格陵兰在调整与西方盟友关系时正经历艰难定位期。于是他们想到了中国,看到了中国的发展潜能和对全球矿产资源的兴趣。尽管目前没有中企在格陵兰运营活跃矿场,但已有公司持有一个停滞项目的少数股权,表明中国的态度相对低调。
纳瑟尔森明白,若中国资本大量进入,美欧必然会深度介入,逼迫中企撤离。但他仍然表示希望引入中国资本,这实际上是将中国当成与欧美谈判的筹码。格陵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撬动欧盟的关注。格陵兰在2021年颁布的《矿产战略》要求所有项目实现碳中和,并强制外资企业采用冰川运输替代公路建设。这与欧盟的环保标准形成默契,但资金缺口成为致命伤——欧盟340亿欧元原材料基金至今未向格陵兰投放任何项目。
分析人士指出,格陵兰更倾向与环保标准趋同的欧盟深化合作,配合欧盟的绿色认证体系,既可缓解环保忧虑,又能规避美国安全审查。随着格陵兰冰川加速融化,新航道如西北航线全面通航,其战略价值凸显。若中美欧无法就极地开发达成新规则,小型北极经济体或将组建“资源中立联盟”。正如纳瑟尔森所言,格陵兰不是地缘政治的棋子,而是有冰川般重量的规则制定者。当冰盖持续消融,比矿产更珍贵的或许是格陵兰正在书写的资源治理新范式。(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