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伊朗核问题并不简单。即使达成初步协议,也无法保证伊朗不会“边谈边造”,以色列也不会“边等边炸”。以色列的强硬反应暴露了对美国可靠性的深层焦虑。过去几十年,以色列习惯了美国的无条件支持,现在美国开始设底线,以色列感到“背叛”。
特朗普的坚持也不是出于理想主义,而是为了交易。他想把“美伊协议”包装成自己的外交成就。但这条路上障碍重重,内塔尼亚胡是最主要的绊脚石。
这场戏远未结束。真正的问题是:当一个国家拿着核武筹码坐在谈判桌前,另一个国家却拿着导弹站在门外,哪种方式更安全?中东的和平从来不是靠信任建立的,而是靠谁更能让对方怕。特朗普选择了“外交压制”,但以色列能否忍耐,仍是个未知数。未来谈判能否顺利、以色列会不会动手、伊朗会不会耍滑头,每一个变量都足以点燃新一轮的火药桶。(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