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打服气?印度又关闸断水 南亚双核危机逼近。2025年5月17日,印度关闭了杰纳布河上游的巴格利哈尔水电站闸门,这是莫迪政府两个月内第三次切断巴基斯坦的主要水源。同一时间,巴基斯坦空军在克什米尔上空用歼-10CE战机击落多架印度“阵风”战机,创下当代尖端战机空战战损比的世界纪录。
这场冲突不仅涉及军事与资源,更是南亚地缘政治规则重构的博弈。中国装备撕碎西方武器神话,印度将水资源武器化推向极端,同时两国核弹进入“30分钟发射倒计时”,一场比俄乌战争更危险的“双核危机”正在逼近临界点。
莫迪政府通过水资源战争系统性摧毁巴基斯坦国家生存基础。印度在杰纳布河上游建造的12座大坝控制着巴基斯坦70%的灌溉水源。2025年旁遮普省小麦播种季,印度突然将日均放水量从1.2亿立方米降至2800万立方米,导致20万公顷麦田龟裂,预计粮食减产300万吨。信德省首府卡拉奇90%的饮用水依赖印度河支流,印度的技术性泄洪引发咸潮倒灌,造成500万人面临饮水危机,瓶装水价格暴涨8倍。卫星监测显示,印度在拉达克地区新建的藏斯卡水坝已截留奇纳布河45%流量,下游湿地面积缩减62%,候鸟迁徙路线被迫北移1200公里。
面对印度的策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在国家安全会议上宣布,若印度持续断水超过72小时,巴军将启动“沙欣-3”中程导弹打击印度水坝群。这种“以核护水”战略背后是严峻的生存危机,巴基斯坦粮食自给率已从2010年的92%暴跌至79%,首都伊斯兰堡的战略储备粮仅够维持21天。
莫迪在印巴空战失利后依然保持强硬姿态,主要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大选。他通过“反恐复仇”煽动民族主义,支持率因“击毙跨境武装分子”的宣传飙升12个百分点。但军事情报显示,印度安全部队在克什米尔的“清剿行动”中误杀平民比例高达37%,反恐正义性遭到国际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