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航空周刊》报道了美国空军可能取消原定采购的26架E-7A“楔尾”预警机的计划。这一决定表面上是因为预算压力,但实际上反映了美军对未来空战的深度焦虑。在中国空警系列预警机的全面压制下,尤其是面对即将服役的歼-36六代机与射程超过500公里的PL-17超远程空空导弹,美军感到担忧。
E-7A预警机基于波音737-700改装,最初由澳大利亚订购,后来土耳其、韩国和英国也跟进。美国空军在2022年正式敲定了编号为E-7A,并与波音签署了初步研制合同。按照规划,美国空军将采购26架E-7A,用来替代老旧的E-3“望楼”预警机。然而,这款预警机性能不足且价格高昂。虽然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并支持360度扫描,但其前后加装“顶帽”天线的设计限制了正前和正后方的探测能力,这与中国空警-500相比存在明显短板。
空警-500采用全圆盘式相控阵天线,探测范围更均衡,盲区更小,集成度极高,早已全面列装中国空军各大战区航空兵部队。此外,中国还研发了空警-600舰载预警机、空警-700预警机以及疑似首飞的空警-3000大型预警指挥机,这些预警机搭载的氮化镓雷达系统在信号处理和抗干扰能力上远超E-7A。美国空军内部也不得不承认,E-7A虽然比E-3A强,但只是一个“过渡选手”。
更深层次的恐慌来自中国战斗机的发展。歼-20已经批量装备,沈飞歼-50和成飞歼-36作为双线并进的六代机项目,已在去年悄然试飞,展示了远程高隐身、高机动、高航程与无人僚机协同作战的未来空战模式。对于重视战场态势感知与“空中指挥所”能力的美军来说,这意味着对他们的“眼睛”和“大脑”构成了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