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大V:歼-10C颠覆中国军火贸易棋局 体系化作战的胜利

    2025-05-14 21:00:03 来源:卢克文工作室

    1985年,一群来自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611所)的中国人出现在法国达索公司的会议室里。其中一个年轻人刚刚从西工大毕业不到五个月,因有航空器设计的天分被所长亲自点名加入代表团。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购买达索引以为傲的电传飞控系统。

    这一行动源于四年前的一次会议,当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军队也开始睁眼看世界。结果发现,世界军事技术进步迅速,而中国还在用歼-6玩机炮格斗,其他国家已经开始超视距打击。1981年底,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邹家华提议搞新一代歼击机,中央最终同意并拨款5亿元。由于资金有限,只能进行方案竞标。

    1982年2月,航空工业部召开方案评审会,参与评审的是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601所)和南昌的洪都650所。沈飞拿出了歼-13方案,而650所拿出的是强6改歼方案。原本大家都认为沈飞获胜毫无悬念,但成飞611所的宋文骢作为评审专家意外地提出了鸭翼+机腹进气方案。他阐述了新一代歼击机应具备高瞬间盘旋、高滚转能力,以及先进的雷达和航电系统。这番发言让空军海军代表强烈支持,但也引发了许多专家的质疑。

    会议争论不下,最终决定各家回去完善方案,准备第二次评审。回到611所后,宋文骢面临许多技术空白,特别是飞控系统。为避免歼-8的尴尬局面,他决定找外援。考虑到法国对中国态度友好且技术先进,成飞决定向达索公司求助。不久,这群年轻的工程师成功搞定了歼-10的电传飞控。

    1986年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歼-10立项研制,宋文骢担任总设计师。1998年3月23日,歼-10原型机试飞成功。尽管试飞过程中充满不确定性,但最终飞机平稳落地,机场上一片欢腾。宋文骢激动地说:“我以后的生日就是3月23日了!”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