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战机击落前录音曝光了哪些细节 飞行员最后12秒绝望嘶吼!2025年5月9日,巴基斯坦空军公开的一段录音引发全球关注。印度飞行员沙尔曼少校的嘶吼——“阵风在空中炸了!”——成为这场空战最真实的注脚。这段由歼-10CE战斗机截获的无线电通讯记录了印度飞行员被霹雳-15导弹击中前最后12秒的绝望。
5月7日凌晨2时17分,印度空军14架阵风战斗机从旁遮普邦哈尔瓦拉基地起飞,携带12枚“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和24枚“米卡”空空导弹,原计划对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雷达站实施防区外打击。巴基斯坦空军通过ZDK-03预警机捕捉到异常信号。3时04分,位于伊斯兰堡的防空指挥中心下达反击指令,8架歼-10CE战斗机从卡姆拉基地紧急升空。雷达轨迹图显示,巴方战机在距边境线83公里处完成导弹齐射。
军事分析师古尔扎尔披露,当天参战的歼-10CE挂载了改进型霹雳-15E导弹。该型导弹采用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最大射程达到200公里,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相比印度阵风装备的“流星”导弹(最大射程150公里),霹雳-15在能量管理环节具有明显优势。印度军方内部报告称,被击落的3架阵风战斗机中,有2架是在进行180度急转规避时遭命中,这证实了霹雳-15的不可逃逸区显著大于印度空军预期。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战场还原显示,巴方构建的“空警-500+歼-10CE+枭龙Block3”作战体系是关键致胜因素。当印度阵风进入距边境150公里范围时,空警-500的S波段雷达已生成持续跟踪轨迹。战术细节显示,歼-10CE在120公里距离上发射霹雳-15后立即进入电磁静默,由预警机通过数据链实施中段制导。这种“A射B导”模式使印度飞行员直到导弹进入末段自导阶段才触发告警,留给他们的反应时间不足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