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一段由“中国军号”发布的视频引发了广泛关注。画面中,解放军部队进行远程火箭炮实弹打击训练,火箭弹如暴雨般呼啸而出,精准命中远处靶标,其精度之高、威力之猛,堪比一发“重型狙击”。每一轮火力覆盖,都伴随着巨响和浓烟,将目标彻底摧毁。整段视频不但展现了解放军火箭炮部队的实战能力,更像是一记“警告式表演”,释放出强烈的战略信号。
令人玩味的是,就在大陆公布这一画面的同一天,岛内媒体曝出,台军首次动用11辆“海马斯”高机动多管火箭系统进行了实弹演练。然而,原计划共发射33枚火箭弹,分四轮进行,结果却有两轮因信号异常出现“卡壳”状况,不得不中止发射。更尴尬的是,台军技术人员居然无法自行排查故障,只能请求美国原厂工程师远程指导维修。
台军如今将“海马斯”奉为抗陆“王牌”,仿佛一旦爆发战事,它就能扭转战局。然而现实却是,这款美制火箭炮在解放军眼中并不构成威胁。从目前公开的技术指标来看,无论是在射程、精度、打击强度,甚至是战场适应性方面,解放军自研的远程火箭炮系统都全面碾压“海马斯”。
要知道,在解放军的装备体系中,远程火箭炮并不是顶尖“明星武器”,更多是担任战术压制、密集打击任务的“量产主力”。然而,就是这款“不算高端”的装备,其表现都已远超台军引以为傲的“高端进口货”。当解放军的“基础款”都能打出如此高的水准,其他压箱底的“重型家伙”又该是怎样的威力,恐怕无需多言。
更值得注意的是,解放军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公布远火打击画面,背后并非偶然。这不仅是一次军事训练的展示,更是一场精心安排的信息战,是在用行动对当前台海形势做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