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冲突持续僵持的当下,谈判的呼声再次被推向前台。普京近日提出,希望5月15日在土耳其开启俄乌谈判,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则第一时间表态支持,愿意再次担任东道主,并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从哪跌倒,就从哪爬起。”显然,他是指当年伊斯坦布尔的谈判破局,如今又希望伊斯坦布尔成为新的起点。
而这一次,泽连斯基的反应出人意料。他没有犹豫,也没有推拖,而是果断表态:接受这一提议,并将在周四如期抵达伊斯坦布尔等候俄罗斯总统普京。这不仅是对普京提议的回应,更是一次策略性的“反将”。泽连斯基没有指望谈判桌上对方只派谈判官员,而是直接点名普京本人——如果你真心想谈,就亲自来,不要再躲在幕后的“特使”之后。
这种打法打破了传统外交谈判的常规节奏。正常流程通常是双方低阶或中阶代表先进行多轮磋商,等到达成框架共识之后,两国元首才登场敲定最后协议。而泽连斯基这一手,等于直接跳过预热环节,要求“王见王”。这不是常规操作,而是一记政治“快刀”。
为什么泽连斯基敢这么干?原因其实也不复杂。在目前战场僵持,国际支持逐步转向冷静,国内压力持续上升的背景下,泽连斯基需要抓住一切可能扭转局面的机会。他主动现身,不仅在道义上占据了主动,而且也给普京出了一道难题:你要是不来,舆论会说你虚伪;你要是来了,就得面对面谈,那就是另一场高强度政治博弈。
另一方面,特朗普也来“凑热闹”。作为一向喜欢“调停世界”的总统,特朗普公开呼吁乌克兰立刻接受俄罗斯的谈判提议。他显然是希望自己能在俄乌和平问题上“刷一次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