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战表明狗斗已彻底无用 超视距时代来临!这轮印巴冲突中,最引人注目的军事事件发生在7日凌晨的大规模空战。双方集结了120多架战机,在不到200公里的距离内展开激烈对抗。巴空军凭借先敌发现和先敌开火的优势,最终以6:0的战绩击败印度,其中包括印度引以为傲的“阵风”战机。这场空战预示着未来空战模式将发生不可逆的巨大转变,进入“超视距时代”。
歼-10CE战机拥有比“阵风”更远的雷达探测距离,同时“霹雳-15E”的射程也超过“流星”空空导弹。预警机和防空系统在此次空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巴空军在视距外击落6架印军战机,自身无一伤亡。这一结果出乎印度意料,也让外界震惊,意味着传统空战中的近距离格斗将逐渐消失。
空战的关键在于“三到”,即“眼到”、“手到”、“脑到”。眼到指的是雷达能够更远地探测对手;手到是指导弹射程超过对方,能够在较远距离上发起攻击;脑到则是指导弹在发射后持续得到有效指引,这种指引可能来自战机本身,也可能来自先进的预警机。随着技术进步,雷达探测距离、导弹射程以及预警机指挥范围都在不断扩展,推动现代空战进入超视距时代。
去年底曝光的歼-36战机因其巨大的体型、创新性的“2+1”三发布局和独特外形引起了广泛关注。起初外界猜测其为隐身战斗轰炸机,类似于F117或FB-22。然而,这次印巴空战表明,中国的武器设计者们早已预见空战将进入超视距时代,并为此做好了准备。歼-36的庞大体型带来了更远的航程和更大的载弹量,可以容纳更大、射程更远的空空导弹,使其难以被近身逼迫进行近距离格斗。
歼-36不仅是一款超视距作战的空优型战机,还是一个全能型作战平台。对空时,它可以携带大量超远程空空导弹;对地时,它能执行轰炸任务;对海时,它也能拦截航母舰队。歼-36的出现顺应了未来空战的发展趋势,彻底改变了多用途战斗机的传统印象。(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